[实用新型]一种逃生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12515.4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4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倪斌;黄明龙;林雅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宝和迪奥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0 | 分类号: | B60J5/00;B60R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板 转动连接 逃生门 转动轴 逃生机构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密封空间 平行连接 驱动元件 逃生 密封 转动 驱动 运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逃生门,旨在提供一种能够便于人们在没电时以及密封的空间内及时逃生的优点,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逃生门,包括门板,门板上设有与其平行连接的凹槽,凹槽内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逃生机构,逃生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凹槽内的第一门板,第一门板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轴,转动轴转动连接在门板内,转动轴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驱动元件,用于驱动第一门板的转动。此机构运作起来实现了人们在没电以及在密封空间的情况下打开门板进行逃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逃生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折叠门是中型客车主要配套部件,常用的折叠门一是无关门限位装
置、关门状态下主、从动门连接处易出现外凸现象。二是从动门下端定位块为外置式,而且定位座是固定在乘客入口的地板面上,影响乘客上下车,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公开号为CN20826765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折叠门门板结构,它包括主动门板、转轴、支承轴座、从动门板、导向轮、定位座、内置定位块、关门限位块、铰链和驱动座,所述主动门板与从动门板通过三个铰链相铰接,转轴焊接在主动门板左上端,支承轴座焊接在主动门板的左下端,驱动座安装在主动门板的内侧,导向轮焊接在从动门板的右上端,内置定位块安装在从动门板的右下端,主动门板与从动门板的连接边处内侧均设有关门限位块。本实用新型的折叠门板增加了关门限位装置,防止车门在关门状态外凸现象。采用了内置式定位块,避免了对乘客上下车的影响,提高了客车安全性。
这种折叠门门板结构虽然增加了关门限位装置,防止车门在关门状态外凸现象,但是一些交通工具上面的门板以及一些密封的办公区的门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电源的断电,门板不容易被打开,这样就会使人们的逃生时间增长,对人们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逃生门,其具有能够便于人们在没电时以及密封的空间内及时打开门板逃生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逃生门,包括门板,门板上设有与其平行连接的凹槽,凹槽内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逃生机构,逃生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凹槽内的第一门板,第一门板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轴,转动轴转动连接在门板内,转动轴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驱动元件,用于驱动第一门板的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密封的场地以及交通工具上出现紧急事故时,电源停电,导致门板没有办法打开时,驱动元件运动,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轴转动,转动轴转动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门板在门板上的凹槽内转动,以此实现人为的将第一门板打开,便于人们的逃生。
进一步设置:驱动元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转动轴上的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穿透门板,第一转轴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杆,第一滑动杆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板,用于驱动第一滑动杆的转动。第一转轴上设有若干个与其平行连接的卡槽,第一滑动杆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复位按钮,复位按钮与卡槽适配,用于对第一滑动杆的限位。转动板上分别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门板上分别设有与其平行连接的第一卡紧槽与第二卡紧槽,且第一卡块与第一卡紧槽适配,第二卡块与第二卡紧槽适配,用于将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卡紧在门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驱动转动轴转动时,拉动转动板,转动板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滑动杆在第一转动轴上滑动,同时转动板上的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从门板上的第一卡紧槽与第二卡紧槽内拉出,此时人们转动转动板,转动板转动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滑动杆转动,第一滑动杆带动着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转到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在第二锥齿轮的作用下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轴转动,以此实现对转动轴的转动。利用卡槽以及与卡槽适配的复位按钮,能够对第一滑动杆起到限位作用,同时便于带动第一转轴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宝和迪奥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宝和迪奥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125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快速夹防眩镜新型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撞梁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