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通讯设备的防水智能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13871.8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9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陆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越美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2S20/30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9 | 代理人: | 胡艳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隔板 通讯设备 机箱 室外通讯设备 太阳能电池板 本实用新型 智能散热器 散热效率 支撑板 两组 竖向 防水 散热器 光敏传感器 防水性能 绿色环保 散热风扇 散热技术 散热需求 使用寿命 转动连接 防潮性 太阳光 智能化 底端 铰接 吸收 转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通讯设备的防水智能散热器,涉及通讯设备的散热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室外通讯设备柜散热效率低,且防潮性差,无法满足室外通讯设备柜的散热需求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顶端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侧设有两组互相铰接的太阳能电池板,且两组太阳能电池板上均安装有光敏传感器,机箱的内底端安装有横向散热隔板,横向散热隔板的下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散热风扇,横向散热隔板的上侧一端安装有竖向散热隔板,竖向散热隔板的一侧设有散热器。本实用新型绿色环保,对太阳光的吸收和转化成电能的效率高,且散热效率快,智能化程度高,防水性能高,有效的延长了通讯设备柜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设备的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通讯设备的防水智能散热器。
背景技术
通信设备, 英文简称ICD,全称Industrial Communication Device。用于工控环境的有线通讯设备和无线通讯设备。有线通讯设备主要介绍解决工业现场的串口通讯,专业总线型的通讯,工业以太网的通讯以及各种通讯协议之间的转换设备。无线通讯设备主要是无线AP,无线网桥,无线网卡,无线避雷器,天线等设备。
现有的室外通讯设备柜在使用时,通常会发热,而使用者不对其进行降温处理的话,就容易使得交换机内部温度过高,损坏柜内的内部零件或电路,从而降低室外通讯设备柜的使用寿命,公开号为CN207151005U公开的一种电子通讯设备用机箱,仅在机箱底部设置散热器,散热效率低,且防潮性差,无法满足室外通讯设备柜的散热需求,为此我们设计出了一种用于通讯设备的防水智能散热器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通讯设备的防水智能散热器,解决了现有的室外通讯设备柜散热效率低,且防潮性差,无法满足室外通讯设备柜的散热需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通讯设备的防水智能散热器,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顶端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侧设有两组互相铰接的太阳能电池板,且两组太阳能电池板上均安装有光敏传感器,机箱的内底端安装有横向散热隔板,横向散热隔板的下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散热风扇,横向散热隔板的上侧一端安装有竖向散热隔板,竖向散热隔板的一侧设有散热器,散热器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矩形的移动框,所述移动框与机箱之间设有移动装置,且移动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散热风扇,竖向散热隔板的另一侧竖向安装等间距分布的温度传感器,支撑板上设有等间距分布的散热槽孔,支撑板的上侧中央安装有蓄电池,支撑板的下侧面中央有备用电池,且备用电池的一侧设有安装在支撑板上的控制器。
优选的,两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下侧面滑动连接有两组导向滑块,且导向滑块转动连接有安装在支撑板上的支撑柱。
优选的,两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上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导向柱,两组导向柱竖直设置,且穿过支撑板的一端设有限位块,且两组导向柱的上端连接横向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固定安装有双向电动推杆,且双向电动推杆的两组推杆外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滑块,连接滑块与太阳能电池板滑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两组螺杆、两组传动轮和一组驱动电机,两组螺杆竖直转动于机箱的内部,且移动框的两侧设有与螺杆相配合的螺纹孔,两组螺杆的底端均设有传动轮,且两组传动轮通过皮带相连,一组螺杆的上端连接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
优选的,所述移动框的上端安装有位移传感器,且移动框在位移传感器的两侧均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的内部设有分析处理模块,分析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相连,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双向电动推杆、第二散热风扇和驱动电机的输入端电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与蓄电池和备用电池的输入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越美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越美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138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