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进气NTC温度传感器组装的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14454.5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2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左荣;高建平;刘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兴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08 | 分类号: | G01K1/08;G01K1/1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257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壳体 新能源汽车 组装 进气 本实用新型 应用 辅助安装部件 应用技术领域 插头安装槽 长方形插头 传感器外壳 传感器组装 阶梯型结构 进气口位置 温度传感器 便于安装 构成部件 设计结构 使用寿命 竖定位板 稳定性强 限位卡柱 安装块 定位板 定位圈 壳体 通孔 装配 配件 金属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感器组装配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进气NTC温度传感器组装的外壳,包括中空壳体、限位卡柱、一组定位板、通孔、金属定位圈、辅助中空壳体、竖定位板、长方形插头安装块和若干个插头安装槽,其中,中空壳体与辅助中空壳体之间为阶梯型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进气NTC温度传感器组装的外壳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能实现温度传感器构成部件快速的组装,同时与传感器外壳进气口位置处的辅助安装部件结构之间完成精准的装配、稳定性强,也解决了现有壳体韧性差、使用寿命短、不便于安装及维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感器组装配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进气NTC温度传感器组装的外壳。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温度传感器(temperature transducer)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是指随温度上升电阻呈指数关系减小、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现象和材料,该材料是利用锰、铜、硅、钴、铁、镍、锌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氧化物进行充分混合、成型、烧结等工艺而成的半导体陶瓷,可制成具有负温度系数(NTC)的热敏电阻,其电阻率和材料常随材料成分比例、烧结气氛、烧结温度和结构状态不同而变化。
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时,需要对进气口的工作环境温度进行监控如NTC温度传感器,而传感器外壳是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件,其将传感器组成部件合理的安装,以实现可靠的信息采集。现有的用于新能源汽车进气口NTC温度传感器组装的壳体,其设计不合理,不能对温度传感器构成部件进行快速的组装,且不合理的设计,导致整体壳体结构韧性差,存在易断裂、变形等隐患,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进气NTC温度传感器组装的外壳。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进气NTC温度传感器组装的外壳,其设计结构合理,能实现温度传感器构成部件快速的组装,同时与传感器外壳进气口位置处的辅助安装部件结构之间完成精准的装配、稳定性强,也解决了现有壳体韧性差、使用寿命短、不便于安装及维护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进气NTC温度传感器组装的外壳,包括中空壳体,及设置在中空壳体上的限位卡柱,及对称设置在中空壳体两侧外壁的一组定位板,及设置在定位板内的通孔,及设置在通孔内的金属定位圈,及设置在中空壳体一端的辅助中空壳体,及设置在辅助中空壳体内的竖定位板,及一端与竖定位板连接的长方形插头安装块,及设置在长方形插头安装块一端内的若干个插头安装槽,其中,中空壳体与辅助中空壳体之间为阶梯型结构。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进气NTC温度传感器组装的外壳,还包括设置在辅助中空壳体两端外壁的一组限位卡块。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进气NTC温度传感器组装的外壳,还包括设置在辅助中空壳体顶部外壁两侧的一组条形连接卡条。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竖定位板、长方形插头安装块内分别设置有相配合使用的导线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进气NTC温度传感器组装的外壳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能实现温度传感器构成部件快速的组装,同时与传感器外壳进气口位置处的辅助安装部件结构之间完成精准的装配、稳定性强,也解决了现有壳体韧性差、使用寿命短、不便于安装及维护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兴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兴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144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