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星轮润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15631.1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2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费新路;石文静;邵越;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南京高精传动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32224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环 行星轮 销轴 滚针轴承 过油间隙 行星架 润滑油 润滑和冷却 润滑结构 进油槽 针轴承 对滚 排出 本实用新型 供润滑油 转动连接 出油槽 挡环套 外周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星轮润滑结构,包括:行星架、销轴、行星轮、滚针轴承、第一挡环和第二挡环;销轴固定至行星架;行星轮通过滚针轴承转动连接至销轴;第一挡环和第二挡环套设于销轴外周;第一挡环和第二挡环位于行星架和行星轮之间且第一挡环和第二挡环分别位于行星轮的两侧;第一挡环形成有用于供润滑油进入以对滚针轴承进行润滑和冷却的进油槽;第一挡环和销轴之间形成有用于供进油槽内的润滑油进入滚针轴承的第一过油间隙;第二挡环和销轴之间形成有用于供对滚针轴承进行润滑和冷却后的润滑油排出滚针轴承的第二过油间隙;第二挡环形成有用于供第二过油间隙内的润滑油排出的出油槽。行星轮润滑结构的结构简单,且加工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星轮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小行星齿轮箱中的行星轮通常采用滚针轴承进行安装。在运行过程中,滚针轴承需要润滑油进行润滑和散热。具体设计中双臂行星部装结构紧凑,需要另外设计进油通道过油。目前常用的进油口设计两种结构。两种结构分别是在行星轮上打油孔和在销轴上打油孔。在行星轮或销轴上打油孔,形成进油和回油通道,加工要求高,加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星轮润滑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行星轮润滑结构,包括:行星架、销轴、行星轮、滚针轴承、第一挡环和第二挡环;销轴固定至行星架;行星轮通过滚针轴承转动连接至销轴;第一挡环和第二挡环套设于销轴外周;第一挡环和第二挡环位于行星架和行星轮之间且第一挡环和第二挡环分别位于行星轮的两侧;第一挡环形成有用于供润滑油进入以对滚针轴承进行润滑和冷却的进油槽;第一挡环和销轴之间形成有用于供进油槽内的润滑油进入滚针轴承的第一过油间隙;第二挡环和销轴之间形成有用于供对滚针轴承进行润滑和冷却后的润滑油排出滚针轴承的第二过油间隙;第二挡环形成有用于供第二过油间隙内的润滑油排出的出油槽。
进一步地,第一挡环的内孔壁和销轴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一过油间隙;第二挡环的内孔壁和销轴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二过油间隙。
进一步地,第一挡环的朝向行星架的一侧形成有多个进油槽。
进一步地,多个进油槽在第一挡环的轴线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进油槽的数目为4。
进一步地,进油槽沿第一挡环的轴线的径向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第二挡环的朝向行星架的一侧形成有多个出油槽。
进一步地,第二挡环和第一挡环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第一挡环与行星架和第二挡环与行星架均通过圆柱销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行星轮润滑结构包括两个滚针轴承;行星轮润滑结构还包括隔圈;隔圈套设于销轴的外周且位于两个滚针轴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的行星轮润滑结构具有进油槽、第一过油间隙、第二过油间隙和出油槽供润滑油进入滚针轴承进行润滑和散热。该润滑结构简单,且加工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行星轮润滑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行星轮润滑结构的第一挡环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行星轮润滑结构的第一挡环的剖视图。
行星轮润滑结构10,行星架11,销轴12,行星轮13,滚针轴承14,第一挡环15,进油槽151,第二挡环16,隔圈1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南京高精传动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南京高精传动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156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速箱和变速箱滤清器
- 下一篇:一种带流量控制的减速箱隔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