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压铸模具的抽芯流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15702.8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78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邱卓雄;陈忠伟;傅侠;周刚;周德强;张金凤;张兴富;李占平;刘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星源卓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王亮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道 竖直流道 抽芯块 流道结构 主流道 模腔 本实用新型 过渡流道 压铸模具 上端 抽芯 产品外观 倾斜向下 浇口 去除 融液 下端 模具 应用 占用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压铸模具的抽芯流道结构,包括主流道和抽芯块,所述的抽芯块靠近模腔一侧的上部设置有斜面,该斜面一端朝着模腔方向倾斜向下,所述的斜面中部设置有流道节点,所述的抽芯块的前侧设置有竖直流道,该竖直流道的下端与主流道相连,所述的竖直流道的上端与流道节点之间设置有过渡流道。本实用新型进料时,融液依次流经主流道、竖直流道、过渡流道和流道节点,最后流入模腔,从抽芯块上端的流道节点进料,解决了原本浇口去除带来的产品外观影响,同时优化了流道结构,减少了流道占用模具的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压铸模具的抽芯流道结构。
背景技术
产品在模具内成型时就能够确定其质量是否合格,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来自于模具的结构,模具设计的结构合理,能够大大降低产品的不合格率。由于某些产品的外观要求,无法在产品周边设计进料,因此需要优化对应的流道、抽芯等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压铸模具的抽芯流道结构,进料时,融液依次流经主流道、竖直流道、过渡流道和流道节点,最后流入模腔,从抽芯块上端的流道节点进料,解决了原本浇口去除带来的产品外观影响,同时优化了流道结构,减少了流道占用模具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压铸模具的抽芯流道结构,包括主流道和抽芯块,所述的抽芯块靠近模腔一侧的上部设置有斜面,该斜面一端朝着模腔方向倾斜向下,所述的斜面中部设置有流道节点,所述的抽芯块的前侧设置有竖直流道,该竖直流道的下端与主流道相连,所述的竖直流道的上端与流道节点之间设置有过渡流道。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抽芯块另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四个呈矩形布置的安装孔。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过渡流道呈圆弧状。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流道节点为内凹槽,该内凹槽的底面朝着模腔方向倾斜向下,所述的内凹槽的竖直截面的宽度朝着模腔方向逐渐变大。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抽芯块靠近模腔一侧的下部设置有辅助产品成型的腔室。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抽芯块下端位于腔室一侧设置有渣包。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压铸模具的抽芯流道结构,进料时,融液依次流经主流道、竖直流道、过渡流道和流道节点,最后流入模腔,从抽芯块上端的流道节点进料,解决了原本浇口去除带来的产品外观影响,同时优化了流道结构,减少了流道占用模具的空间。且融液从产品的顶部流向产品的全部,这样得到产品比较结实,不会产生气孔、气泡等缺陷,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抽芯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抽芯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1、主流道,2、竖直流道,3、抽芯块,4、过渡流道,5、流道节点,6、斜面,7、产品,8、安装孔,9、腔室,10、渣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星源卓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星源卓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157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