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调整现浇梁墩顶处底模高程的卸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16210.0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8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蒋晓松;李荣且;马荣;何东;谭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李红卫 |
地址: | 530033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楔形块 精轧螺纹钢 活动通孔 钢板 本实用新型 安装通孔 卸落装置 现浇梁 底模 墩顶 高程 螺母 便于安装 活动安装 杆连接 拆卸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调整现浇梁墩顶处底模高程的卸落装置,包括第一楔形块、第二楔形块和精轧螺纹钢杆,所述第一楔形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活动通孔,所述第一楔形块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通孔,所述第二楔形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活动通孔,所述第二楔形块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钢板,所述第二钢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第一楔形块和所述第二楔形块通过所述精轧螺纹钢杆连接为一个整体,且所述精轧螺纹钢杆穿过所述第一活动通孔和所述第二活动通孔,所述精轧螺纹钢杆的两端均活动安装有螺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系列的结构使得本装置具有精度高和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梁底模安装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调整现浇梁墩顶处底模高程的卸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络的不断完善和城市立交桥的不断建设,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技术以其可塑性强、受力结构稳定、美观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其施工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实际施工中,如何在满足施工精度的同时,保证施工进度,在部分环节上始终困扰着我们的施工人员。使用传统的施工方法,已经很难满足各方对现浇梁施工的不同要求,因此,在安装墩顶处现浇梁底模时,创造出一种便于高程调节,方便卸落,同时又能确保安全及施工质量的卸落装置十分迫切,也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从我国目前现浇梁底模安装施工技术来看,针对墩顶位置安装现浇底模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类,第一,不考虑底模高程偏低需要向上调节的情况,采用砂筒进行支撑;第二,不考虑卸落时的困难,根据墩顶至底模的间距,制作等高方木进行支撑。但要同时保证模板高程的精度,拆模时便于卸落,节省工期的要求时,上述两种方法均无法实现。对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这种在现浇梁模板安装过程中用于调整墩顶处现浇梁底模高程的卸落装置。
采用砂筒:采用该方法,当安装完成后,若高程偏低,不便于调整,影响施工进度,同时安装精度得不到保证。
采用方面衬垫:需要根据墩顶位置的空隙距离,准确的加工同等厚度的方木,增加了工人工作强度,同时,不便于卸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调整现浇梁墩顶处底模高程的卸落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调整现浇梁墩顶处底模高程的卸落装置,包括第一楔形块、第二楔形块和精轧螺纹钢杆,所述第一楔形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活动通孔,所述第一楔形块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通孔,所述第二楔形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活动通孔,所述第二楔形块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钢板,所述第二钢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第一楔形块和所述第二楔形块通过所述精轧螺纹钢杆连接为一个整体,且所述精轧螺纹钢杆穿过所述第一活动通孔和所述第二活动通孔,所述精轧螺纹钢杆的两端均活动安装有螺母,两个所述螺母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钢板的一侧和所述第二钢板的一侧。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活动通孔和所述第二活动通孔均为60*12mm的孔洞。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和所述第二安装通孔均为60*12mm的孔洞。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精轧螺纹钢杆由500@10mm的精轧螺纹钢制成。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楔形块位于所述第二楔形块的顶部,且所述第一楔形块与所述第二楔形块以所述精轧螺纹钢杆为对称轴互相中心对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在现浇梁墩顶处模板安装过程中,避免采用方木衬垫致使卸落困难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162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