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钩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16930.7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4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龚雨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陈付玉 |
地址: | 063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刺 钩身 钩基 鱼钩 中空结构 钩尖 钢丝 本实用新型 弹簧 扣环 贯通 二次伤害 铰接 拉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钩,所述鱼钩包括钩基、扣环、钢丝、钩身、和钩尖,所述钩身与所述钩基固定连接,所述钩基和所述钩身均为中空结构,所述钩基的中空结构与所述钩身的中空结构相互贯通,所述钩尖包括尖端和倒刺,所述尖端与所述倒刺铰接,所述钩尖与所述钩身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收回所述倒刺的凹槽,所述钩身的内部空间通过所述凹槽与外界贯通,所述钢丝设置在所述钩身和所述钩基内,所述钢丝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扣环和所述倒刺固定连接,所述倒刺与所述凹槽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倒刺和所述凹槽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在鱼钩沟中使用者时,通过拽拉扣环收回倒刺的方式,防止了倒刺对伤者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钩。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鱼钩都是钩尖上带固定倒刺的,当使用者操作不当导致鱼钩插入人的身体上时,由于倒刺的存在,在取出鱼钩的过程中很容易给使用者造成二次伤害,而且在取出鱼钩的过程中非常痛。如果鱼钩插入的较深或者刺中要害,还需要前往医院进行治疗,一般垂钓者都是在比较偏远的地区垂钓,前往医院的路程比较遥远,可能会威胁到垂钓者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鱼钩,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鱼钩,所述鱼钩包括钩基、扣环、钢丝、钩身和钩尖,所述钩身与所述钩基固定连接,所述钩基和所述钩身均为中空结构,所述钩基的中空结构与所述钩身的中空结构相互贯通;
所述钩尖包括尖端和倒刺,所述尖端与所述倒刺铰接;
所述钩尖与所述钩身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收回所述倒刺的凹槽,所述钩身的内部空间通过所述凹槽与外界贯通;
所述钢丝设置在所述钩身和所述钩基内,所述钢丝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扣环和所述倒刺固定连接;
所述倒刺与所述凹槽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倒刺和所述凹槽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钩基的上端向外延展成伞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尖端为圆锥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倒刺相对于垂直方向的最大张开角为3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倒刺在钢丝的牵引下是可以收回的,如果鱼钩不小心钩到使用者,拉扯扣环,扣环带动钢丝收回倒刺,就可以轻松取出鱼钩,,避免了对使用者的二次伤害;取出鱼钩之后,松开扣环,在弹簧的作用下,倒刺会恢复到最大张开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的一种鱼钩的截面图;
图2为实施例的一种鱼钩钩尖的截面图;
图3为实施例的一种鱼钩的钩基和扣环的关系截面图;
图4为实施例的一种鱼钩在倒刺收回状态下的截面图;
图5为实施例的一种鱼钩在倒刺收回状态下钩尖的截面图;
图6为实施例的一种鱼钩在倒刺收回状态下钩基和扣环的关系截面图
图7为实施例的一种鱼钩的钩基、钩身和钩尖的连接;
图8为实施例的一种鱼钩扣环、钢丝和钩尖的连接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未经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169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