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叉脚局部包塑的新型换挡拨叉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17174.X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0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高岩;徐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格特拉克汽车变速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30 | 分类号: | F16H63/30;F16H63/32 |
代理公司: | 32224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拨叉 叉脚 包塑体 包塑 本实用新型 运转过程 注塑工艺 变速箱 内凹部 固接 换挡拨叉 换挡 半圆弧 对齿 摩擦 噪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叉脚局部包塑的新型换挡拨叉,包括拨叉主体,所述拨叉主体上包括一内凹部,所述内凹部的半圆弧端部形成拨叉叉脚,所述拨叉还包括多个包塑体,用于对拨叉叉脚进行局部包塑,所述包塑体通过注塑工艺与拨叉叉脚进行固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包塑体对拨叉的叉脚部位进行了局部包塑,在变速箱运转过程中,可以有效降低拨叉叉脚与齿套间的摩擦,减缓换挡时拨叉对齿套的冲击,继而改善噪音,并且,包塑体通过注塑工艺与拨叉主体进行固接的方式,使得包塑体在变速箱运转过程中能够持续稳定的发挥作用、不易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变速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叉脚局部包塑的新型换挡拨叉。
背景技术
对于汽车,目前广泛应用的活塞式发动机其输出扭矩和转速变化范围较小。为了适应经常变化的行驶条件,同时使发动机工作在最有利的工况下(高功率、低油耗),在传动系统中设置了变速箱。拨叉作为变速箱内部换挡动作的执行者,是换挡系统中的重要零件。拨叉结构设计与加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变速箱的性能。
目前汽车变速箱使用的拨叉主要分为锻钢拨叉和铸铝拨叉。铸铝拨叉较传统锻钢拨叉而言,重量更轻,成型更简单,加工更高效,同时铸造工艺更利于复杂结构设计的实现。目前,该技术已日趋成熟,并逐步取代传统锻钢拨叉,成为拨叉行业的主流,广泛应用于各类乘用车变速箱。
2014年1月1日公开的中国专利一种拨叉总成及手动变速器及汽车(公开号CN203374777U)提供了一种拨叉总成,包括基体,基体上包括一内凹部,内凹部的半圆弧端形成拨叉叉脚,拨叉总成还包括:多个用于与齿套接触的叉脚套,叉脚套安装在拨叉叉脚上。该实用新型的缺陷是:安装在拨叉叉脚上的叉脚套容易脱落,不利于长期稳定地改善叉脚的磨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叉脚局部包塑的新型换挡拨叉,借助注塑成型工艺对拨叉叉脚局部进行包塑处理,在满足拨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兼顾降低摩擦、减缓冲击以及改善噪音的需求,解决现有的叉脚套容易脱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叉脚局部包塑的新型换挡拨叉,包括拨叉主体,所述拨叉主体上包括一内凹部,所述内凹部的半圆弧端部形成拨叉叉脚,所述拨叉还包括多个包塑体,用于对拨叉叉脚进行局部包塑,所述包塑体通过注塑工艺与拨叉叉脚进行固接。
优选地,所述拨叉还包括衬套,所述衬套通过压装工艺与轴孔形成过盈配合。所述拨叉的轴孔两端分别装有滑动衬套,在变速箱运转过程中,有效降低拨叉与拨叉轴之间的摩擦,改善油耗;进一步地,若选用滑动轴承替代滑动衬套,则效果更为显著。
优选地,所述拨叉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通过螺栓与拨叉主体固定。所述滑块设置在与拨叉叉脚相对的拨叉主体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拨叉主体上。在变速箱运转过程中,降低拨叉主体受到的摩擦,改善油耗。
优选地,所述包塑体有两个,分别固接于两个拨叉叉脚上。所述包塑体通过注塑工艺与拨叉叉脚进行固接。
优选地,所述包塑体由顶面和两个侧面组成,在其中一个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顶面和两个侧面与拨叉叉脚接触。所述顶面和两个侧面为圆弧面。
优选地,所述拨叉叉脚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拨叉叉脚还包括凹孔与凸起,所述凹孔与凸起设置在与包塑体相对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均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位置一一对应,大小也相匹配,从而便于在注塑时将液态塑料流进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将包塑体与拨叉主体进行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格特拉克汽车变速箱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格特拉克汽车变速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171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