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余热利用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19982.X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0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莱乾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1/00;F26B25/06;F26B25/10;F26B2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邓文武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本体 鼓风机 余热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设置 烘干装置 余热利用 支撑装置 维修门 烘干 进气口 隔板 余热烘干装置 活动放置 空气加热 连接管道 使用寿命 外界连通 维护结构 移动结构 上端 出气端 空气抽 体内腔 风机 便携 下端 配合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卧式余热利用烘干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支撑装置和维修门盖,装置本体下端活动放置于支撑装置上,装置本体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余热进入管道、鼓风机,鼓风机通过进气口与外界连通,鼓风机出气端连接有连接管道,维修门盖可拆卸设置于装置本体上端,装置本体内腔可拆卸设置有隔板。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余热烘干装置,整体结构更加合理,通过风机将空气抽入,利用余热对空气加热后进行烘干,大大提升了余热后期的利用率。此外,装置整体更加便携实用,同时设置了移动结构配合维护结构,更加便于后期的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维护,大大增加了整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卧式余热利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能源利用仍然存在着利用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生态环境压力大的主要问题,节能减排、降低能耗、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作为能源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标主要依靠工业领域。处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中国,工业是主要的耗能领域,也是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我国工业领域能源消耗量约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0%,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30%左右。除了生产工艺相对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因素外,工业余热利用率低,能源(能量)没有得到充分综合利用是造成能耗高的重要原因,我国能源利用率仅为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10%,至少50%的工业耗能以各种形式的余热被直接废弃。
因此从另一角度看,我国工业余热资源丰富,广泛存在于工业各行业生产过程中,余热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其中可回收率达60%,余热利用率提升空间大,节能潜力巨大,工业余热回收利用又被认为是一种“新能源”,近年来成为推进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内容。
现有的余热利用大多用于烘干加热的相关设备,他们有效的对余热进行充分回收利用。然而现有市场上余热烘干设备由于整体的便携性差,导致使用范围狭隘,同时整体结构的设计不便于后期的维修维护,大大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卧式余热利用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余热利用烘干装置,以解决现有市场上余热烘干设备由于整体的便携性差,导致使用范围狭隘,同时整体结构的设计不便于后期的维修维护,大大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余热利用烘干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支撑装置和维修门盖,所述装置本体下端活动放置于支撑装置上,所述装置本体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余热进入管道、鼓风机,所述鼓风机通过进气口与外界连通,所述鼓风机出气端连接有连接管道,所述维修门盖可拆卸设置于装置本体上端,所述装置本体内腔可拆卸设置有隔板。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外表对称设置有多组吊环,所述装置本体一侧固定设置有扶梯,所述装置本体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入料门。
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装置本体相互配合,所述限位板上端设置有摩擦件,所述摩擦件优选为橡胶垫,所述摩擦件与装置本体表面摩擦接触,所述支撑板下端设置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为万向轮结构。
优选的,所述进气口设置有过滤层结构,所述过滤层结构优选为纳米过滤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道上端设置有多组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纵向贯穿隔板。
优选的,所述维修门盖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下端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与装置本体上端螺纹连接,所述盖板上端设置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外侧套设有橡胶摩擦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莱乾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莱乾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199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