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封堵导水构造的地面预注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20084.6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4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密林;王家国;秦金明;瞿定军;陈翔;王国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宜化江家墩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刘翠霞 |
地址: | 44314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浆管 搅拌腔 搅拌轴 排料口 注浆泵 封堵 注浆系统 导水 注浆 动力装置驱动 本实用新型 搅拌叶片 下端侧壁 转接装置 出料端 加料口 搅拌罐 进料端 均匀性 溢浆孔 注浆孔 阀门 下端 加工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封堵导水构造的地面预注浆系统,包括搅拌罐、注浆泵和注浆管,搅拌罐内设有至少三个搅拌腔,搅拌腔内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叶片,搅拌轴通过动力装置驱动,每个搅拌腔均设有加料口和排料口,排料口通过转接装置与注浆泵的进料端连接,排料口上设有阀门,注浆泵的出料端通过管道与注浆管连接,注浆管设置在预先加工的注浆孔内,注浆管下端封堵,下端侧壁设有若干溢浆孔。该系统能够依次进行多种浆液的注浆,保证浆液均匀性,提高注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封堵导水构造的地面预注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矿井突水难题,国内许多矿山采用工作面疏干排水和工作面预注浆的被动防治水方法。用该方法处理涌水量小、静水压力低、没有补给水源或补给量小的突水点时,可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面对涌水量大、静水压力高、补给水源丰富的连通地表水系的导水构造产生的突水点,采用工作面预注浆,风险大、技术装备要求高、费用高、周期长、成功率较低,极有可能导致淹井,且无法采用疏干排水的方法进行治理。
例如,江家墩矿区内分布一条F2断层,横穿整个矿区及矿区内的肖家河水系,地质资料显示该断层为导水断层,导水通道明显,且连通矿层及地表水系肖家河。如不提前进行有效治理,矿井穿过该断层时极有可能出现透水、淹井事故。
因此针对采掘工程可能穿越的导水构造,通过地面钻孔在采掘工程穿越点上方20m范围内定点揭露导水构造,将水泥浆液注入预定区域形成断裂构造导水通道封堵带,达到切断水源主动防水的效果。在注浆过程中,根据工艺的要求需要保证水泥浆液的流动性,不能结块,同时需要依次注入水灰比不同的水泥浆液。
现有的注浆系统只能注入单一水灰比的水泥浆液,而且在注浆的过程中容器中的浆液发生结块或凝固影响浆液的流动性从而影响注浆的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封堵导水构造的地面预注浆系统,能够依次进行多种浆液的注浆,保证浆液均匀性,提高注浆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封堵导水构造的地面预注浆系统,包括搅拌罐、注浆泵和注浆管,搅拌罐内设有至少三个搅拌腔,搅拌腔内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叶片,搅拌轴通过动力装置驱动,每个搅拌腔均设有加料口和排料口,排料口通过转接装置与注浆泵的进料端连接,排料口上设有阀门,注浆泵的出料端通过管道与注浆管连接,注浆管设置在预先加工的注浆孔内,注浆管下端封堵,下端侧壁设有若干溢浆孔。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搅拌罐顶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主动轮,其中一个搅拌轴上设有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皮带传动,搅拌轴上设有同步带轮,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传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搅拌罐底部设有支架,转接装置包括与排料口连通的过滤箱,过滤箱内设有过滤网,过滤箱下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通过管道与注浆泵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过滤箱一侧设有排渣口,排渣口上设有封盖,过滤箱内一侧设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一端设有对过滤网进行刮渣的刮板。
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伸缩装置为电动推杆或气缸。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注浆管上端设有安装板,注浆管外壁设有螺纹,安装板上设有与注浆管配合的螺纹孔,安装板通过螺栓锚固在地面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注浆泵与注浆管连接的管道上设有压力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注浆泵与注浆管连接的管道上设有流量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宜化江家墩矿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宜化江家墩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200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