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氧化铝焙烧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20111.X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58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马淑云;张朝民;吕慧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天马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B01D46/10 |
代理公司: | 郑州明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2 | 代理人: | 张燕 |
地址: | 45004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回收机 过滤装置 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氧化铝焙烧 检修装置 主体侧面 主体内部 进气槽 进水口 烟气 废渣 焊接 本实用新型 发生故障 卡合连接 使用寿命 主体表面 主体顶部 出水口 固定环 检修盖 有效地 滑动 检修 腐蚀 统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氧化铝焙烧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余热回收机主体,所述余热回收机主体侧面焊接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底部外侧相对于余热回收机主体侧面焊接有出水口,所述余热回收机主体还包括过滤装置与检修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余热回收机主体表面,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进气槽,所述进气槽内部通过卡合连接有固定环;通过在余热回收机主体内部设计的过滤装置,便于工作人员将烟气中的废渣进行统一收集,避免废渣随着烟气进入余热回收机主体内部,从而对各个部件进行腐蚀,有效地延长了余热回收机的使用寿命,通过在余热回收机主体顶部设计的检修装置,便于检修人员在余热回收机发生故障时,及时打开滑动检修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铝焙烧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余热回收机一般是将带有热量的烟气从进气槽注入余热回收机内部,并且同时注入冷水,利用热传递的效果,使得烟气中的热量传递到冷水内部,使得冷水升温。
然而现有的氧化铝焙烧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氧化铝焙烧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在使用时,由于废气余热中含有大量的废渣,在进入余热回收装置内部后,会对余热回收装置内部 部件造成一定程度的腐蚀,从而影响余热回收装置的使用,并且可能导致余热回收装置的损坏,不仅会影响余热回收的工作,并且会给使用者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氧化铝焙烧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铝焙烧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氧化铝焙烧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在使用时,由于废气余热中含有大量的废渣,在进入余热回收装置内部后,会对余热回收装置内部 部件造成一定程度的腐蚀,从而影响余热回收装置的使用,并且可能导致余热回收装置的损坏,不仅会影响余热回收的工作,并且会给使用者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氧化铝焙烧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余热回收机主体,所述余热回收机主体侧面焊接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底部外侧相对于余热回收机主体侧面焊接有出水口,所述余热回收机主体还包括过滤装置与检修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余热回收机主体表面,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进气槽,所述进气槽内部通过卡合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一端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外侧相对于固定环内部开设有一体式结构的收集槽,且所述收集槽一侧相对于进气槽内壁通过磁力吸附固定有环状挡板,所述固定环背离过滤网的一端外侧焊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表面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侧开设有卡槽,所述环槽内部通过卡合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表面开设有通孔,且所述滑动块一侧粘贴有卡块,所述环槽两端焊接有连接块。
优选的,所述检修装置设置在余热回收机主体顶部,所述检修装置包括检修槽,所述检修槽内部两侧开设有一体式结构的限位槽,所述检修槽内部通过卡合连接有滑动检修盖,所述滑动检修盖两侧通过卡合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外侧相对于滑动检修盖内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限位杆侧面焊接有啮合齿,且所述啮合齿一侧通过啮合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顶部焊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顶部焊接有转轮。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与固定环相适配,且所述过滤网中部位置的厚度最大。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共若干个,分别分布在所述连接块两侧,且所述滑动块与环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卡槽呈环形阵列排列在环槽内部,所述卡块与环槽位置相互对应且适配,且所述卡块为聚乙烯材质构件。
优选的,所述啮合齿等距离排列在限位杆侧面,且所述啮合齿可与齿轮进行连续啮合。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与限位杆的位置相互对应且适配,所述导向槽与限位杆相适配,且所述限位杆可完全收入导向槽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天马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天马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201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