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尾复合材料接头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23920.6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88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黄琴;张慧萍;张雪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长空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浦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主分类号: | B64C1/06 | 分类号: | B64C1/06;B64D47/00 |
代理公司: | 32203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朱宝庆 |
地址: | 210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梁 接头轴套 盲孔 接头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 过盈连接 托板螺母 复合材料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尾复合材料接头安装结构,包括平尾大梁、对接销、接头轴套;平尾大梁设置盲孔,接头轴套设置于平尾大梁的盲孔内且过盈连接,对接销穿过平尾大梁和接头轴套由托板螺母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机接头连接技术,特别是一种平尾复合材料接头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飞机接头连接安装结构的探索对提高飞机结构强度有重要的影响。随着飞机综合性能的提升,要求在极为紧凑的空间内实现平尾大梁与机身的连接,并且尽可能地降低结构的质量。
目前普遍采用的平尾接头连接结构是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的方法达到紧固平尾大梁与机身的目的。平尾大梁上的力与力矩主要通过螺栓与螺母的紧固连接传递,导致螺栓紧固孔处的局部应力很大,使平尾结构的强度不高。平尾与机身的连接区空间,其传递高载与高精度的运动导致对螺栓紧固工作的高要求,因此导致结构安装尺寸较大,且需要整流罩保证连接处的气动特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尾复合材料接头安装结构,该结构采用挤压配合实现平尾复合材料大梁与机身复合材料对接轴套的安装。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平尾复合材料接头安装结构,包括平尾大梁、对接销、接头轴套;平尾大梁设置盲孔,接头轴套设置于平尾大梁的盲孔内且过盈连接,对接销穿过平尾大梁和接头轴套由托板螺母固定。
采用上述结构,对接销为类螺栓对接销,其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依次设置为螺栓光杆圆柱段及螺纹段,且螺栓光杆圆柱段的长度超过平尾大梁及接头轴套的精度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平尾接头复合材料连接结构采用过盈挤压配合实现固定安装,在不影响连接强度、刚度的条件下,既可以显著节约平尾结构尺寸,又可降低局部应力集中的现象,可以有效降低传统平尾结构安装空间需求。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尾接头连接结构的组成安装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接头结构在平尾中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图2,一种平尾复合材料接头安装结构,包括平尾大梁1、托板螺母2、托板螺母安装板3、对接销4、垫片5及接头轴套6。
平尾大梁1及接头轴套6均采用复合材料制成,两者套接通过过盈挤压产生的挤压力形成相对固定的位置关系,固定住平尾从而传递力与扭矩。
对接销4一端从平尾大梁1与接头轴套6套接的一侧安装,穿过平尾大梁1 与接头轴套6的精度孔,在另一端通过垫片5和托板螺母2紧固。
平尾大梁1外壁设置托板螺母安装板3,对接销4穿过托板螺母安装板3后由托板螺母2固定,托板螺母2和托板螺母安装板3之间设置垫片5。
平尾大梁1及接头轴套6采用套接的方式配合安装,通过过盈挤压力形成固定的位置关系,此既能减小传统接头应力集中的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能使平尾不需设计整流罩而减小结构尺寸,易于安装。
对接销4为类螺栓对接销,其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依次设置为螺栓光杆圆柱段及螺纹段,且螺栓光杆圆柱段的长度需超过所述平尾大梁及接头轴套的精度孔。
对接销4与平尾大梁1及接头轴套6的开孔过盈配合,在尾部与托板螺母安装板3通过托板螺母2与垫片5拧紧实现紧固连接。
平尾接头连接结构可以通过打开平尾上的口盖7进行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长空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浦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长空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浦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239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橙汁运输船绝缘冷却风道
- 下一篇:一种多旋翼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