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沉清槽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26115.9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1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廖雨生;刘卫华;刘冀繁;彭海涛;康军;刘荣华;刘兆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水金诚新材料加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5 | 分类号: | B01D17/0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316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清槽 斜板 玻璃布层 改进型 喷淋筒 方槽 孔洞 本实用新型 均匀进料 分离室 连接板 槽体 筛板 下端 连通 体内 化工技术领域 油水分离效率 从上至下 对称设置 筒体侧壁 萃取过程 玻璃布 传统的 进料管 可用 两组 筒体 直板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沉清槽,涉及化工技术领域,所述改进型沉清槽包括槽体与分离室,分离室与槽体下端连通,槽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喷淋筒、玻璃布层和斜板,喷淋筒与进料管连通,喷淋筒包括筒体,筒体侧壁内设有多个方槽,方槽下端均匀设有多个孔洞,玻璃布层下方设有连接板,斜板共有两组,且分别对称设置在连接板左右两部,斜板包括筛板,且筛板上设有玻璃布。为了解决传统的沉清槽因多采用直板且同时无法均匀进料而导致油水分离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方槽与孔洞的配合来对槽体内进行均匀进料,同时配合玻璃布层与斜板,实现了多重沉清,可用于萃取过程,从而有利于提高沉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改进型沉清槽。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化工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萃取是化工技术领域常用的操作手段,而萃取过程通常无法避免地在水相中夹带油相,若不经过深度除油,则会给后段产品带来较大影响。
目前,在萃取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沉清槽进行油水相的分离,从而实现目标溶质在不同液相间的传质与分离。但是,传统的沉清槽往往结构比较简单,由于多采用直板进行油水分离,同时无法均匀进料,导致油水分离的效率不高。因此,设计一种改进型沉清槽,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沉清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型沉清槽,包括槽体与分离室,分离室与槽体下端连通,槽体上端设有用于进料的进料管,分离室下端均匀设有多个支架,槽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喷淋筒、玻璃布层以及斜板,喷淋筒上端与进料管下端连通,喷淋筒包括筒体,筒体的侧壁内均匀设有多个与进料管连通的方槽,方槽下端均匀设有多个孔洞,玻璃布层下方设有用于安装斜板的连接板,斜板共有两组,且分别对称设置在连接板左右两部,斜板包括筛板,且筛板上设有玻璃布;通过多个方槽与孔洞的配合来对槽体内进行均匀进料,同时配合玻璃布层与斜板,实现了多重沉清,有利于提高沉清效率,通过对称设置两组斜板,可以提高斜板在分离油水两相时的均匀性,同时由于将传统的直板改为斜板并增加了玻璃布,使得水、油分离速度更快,且更加彻底,有利于提高沉清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管上设有进料阀;通过打开进料阀,进而通过进料管进行进料至槽体内进行沉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离室下端中部设有与其连通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出水阀;所述分离室侧面上端设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上设有出油阀;通过打开出水阀,进而通过出水管进行排出油水分离后的水相,通过打开出油阀,进而通过出油管进行排出油水分离后的油相,由于出油管位于出水管的上方,进而可以将分层的油水两相进行同时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下端设有脚轮,且脚轮上设有制动杆;通过脚轮可以提高装置的移动灵活性,通过制动杆可以对脚轮进行制动,进而提高沉清过程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喷淋筒、玻璃布层以及斜板,通过多个方槽与孔洞的配合来对槽体内进行均匀进料,同时配合玻璃布层与斜板,实现了多重沉清,有利于提高沉清效率,解决了传统的沉清槽因多采用直板且同时无法均匀进料而导致油水分离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将传统的直板改为斜板并增加了玻璃布,使得水、油分离速度更快,且更加彻底,从而有利于提高沉清效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改进型沉清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改进型沉清槽中喷淋筒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改进型沉清槽中方槽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改进型沉清槽中斜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水金诚新材料加工有限公司,未经吉水金诚新材料加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261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蛋白分离用控温型亲和层析循环系统
- 下一篇:一种小型润滑脂脱气均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