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26191.X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1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朱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佩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罗东 |
地址: | 6501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曝气生物滤池 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 生物滤池处理 污水处理技术 活性污泥法 抗冲击负荷 出水水质 传输效率 反冲洗时 稳定安全 有机负荷 反冲洗 氧化法 保证 穿通 反冲 挂膜 气水 水体 污水处理 运作 联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选择用三级向上流生物滤池处理技术来进行处理,在曝气生物滤池里面,进行反冲洗时需要利用气水联合反冲,进行反冲洗的水一定要是处理之后达到标准的水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保证污水处理能够做到可靠,稳定安全地运作,能够保证生物浓度,并且保证有机负荷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氧的传输效率高,相对于穿通的活性污泥法和氧化法,有着较为明显的进步,较容易挂膜,启动较快,工艺简单,出水水质较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的量很少,同时空间上也存在着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在我国城市化以及工业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的现状下,我们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这种背景使得污水处理开始被人们重视起来,它的地位和生产、提供自来水等是持平的。
近些年来,在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行业上,我国发展势头很猛,具体的表现为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强,最直观的污水处理率也变得越来越高,处理污水的量也变得越来越大。到2014年底,我国总共建立起3717座处理污水的工厂,这些污水厂处理污水的能力达到了每天处理1.57亿立方米的污水量,与2013年相比,在处理的量上增加了800万立方米/天。
但在沿海的地区,应将合流制作为主要的排水机制,以七条暗渠为媒介,将污水拍到海里,这就导致了很严重的海域污染,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应保证污水处理厂在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不污染周边的环境,应采取全封闭的方式,将所有的建筑物都设立在污水综合处理的地区内;同时,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结构较为简单,环保及实用性较差。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改进,使得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更为完善,在不增加大量生产成本的前提下,最大化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保证污水处理能够做到可靠,稳定安全地运作,能够保证生物浓度,并且保证有机负荷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氧的传输效率高,相对于穿通的活性污泥法和氧化法,有着较为明显的进步,较容易挂膜,启动较快,工艺简单,出水水质较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所述的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的进水管一端与外界管网连接,进水管另一端设有粗格栅,粗格栅通过提升泵与细格栅连接,粗格栅与细格栅分别与压榨机连接,细格栅另一端设有曝气沉砂池,曝气沉砂池与水解沉淀池连接,水解沉淀池一端设有污泥池,污泥池内设有污泥脱水机,水解沉淀池的另一端与生物滤池连接,所述的生物滤池包括前置DN池、CN池、后置DN池,前置DN池通过CN池与后置DN池连接,前置DN池、后置DN池与废水池连接,废水池通过废水泵与水解沉淀池连接,所述的CN池内设有CN池曝气风机,CN池与硝化液回流池连接,硝化液回流池通过前置反冲洗水泵、回流泵与前置DN池连接,前置反冲洗水泵同时与CN池连接,前置DN池、CN池内设有前置反冲洗风机,所述的后置DN池通过清水池与紫外消毒池连接,紫外消毒池与出水管连接,后置DN池内设有后置反冲洗风机,清水池通过后置反冲洗水泵与后置DN池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生物滤池的前置DN池、CN池、后置DN池由下而上排列,前置DN池的隔板上设有喷头,前置DN池与反洗进气管和反洗进水管连接,CN池内设有曝气管,曝气管与CN池曝气风机连接,CN池内填充有滤料,后置DN池上设有反冲洗排水管。
进一步,所述的水解沉淀池内添加有絮凝剂。
进一步,所述的滤料为粗糙多孔球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佩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佩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261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