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阻尼液的圆锥形螺旋弹簧橡胶隔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26457.0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1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冬;文鹤运;王荣;赵凯;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中航气弹簧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3/07 | 分类号: | F16F3/07 |
代理公司: | 11674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郑海<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减振 底板 顶盖 空心铆钉 橡胶套 弹簧 本实用新型 内腔填充 油填充 圆锥形螺旋弹簧 橡胶隔振器 扩散作用 内腔顶部 套接固定 温度影响 不敏感 阻尼液 隔振 固接 三向 扩散 震动 外部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阻尼液的圆锥形螺旋弹簧橡胶隔振器,包括壳体、顶盖、橡胶套、底板、弹簧、减振油填充层和空心铆钉,顶盖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腔顶部,顶盖的外部套接固定有橡胶套,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底板与橡胶套之间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顶部与顶盖相固接,壳体的内腔填充有减振油填充层,壳体的表面四角均设置有空心铆钉,且壳体与底板之间通过空心铆钉进行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壳体的内腔填充减振油,通过减振油可以将震动时产生的力进行分散,使得本装置具有三向减振及良好的隔振性能,且减振油对热量具有吸收和扩散作用,将壳体的温度进行扩散,达到耐温度影响不敏感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隔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阻尼液的圆锥形螺旋弹簧橡胶隔振器。
背景技术
直升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导致直升机驾驶舱仪表板发生振动,而剧烈的振动会对直升机驾驶舱仪表板上的仪器仪表工作寿命造成影响,为了减缓直升机驾驶舱仪表板的振动,需要在直升机驾驶舱仪表板上安装橡胶隔振器,隔振器安装在某型机的仪表板支承座,仪表板的质量约为35~40Kg,该型机主旋翼频率F1为23.3~24.0Hz,振动源频率为16.31~16.8Hz。减振器应具有良好的高阻尼特性和多自由度减振功能,保证飞行过程中的承载、振动及高低温等恶劣环境下实现所需求的安全因素,而普通的橡胶隔振器三向减振效果较差,且耐温度影响较为敏感,我们提出了一种带阻尼液的圆锥形螺旋弹簧橡胶隔振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阻尼液的圆锥形螺旋弹簧橡胶隔振器,目的在于具有三向减振及良好的隔振性能,且耐温度影响不敏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阻尼液的圆锥形螺旋弹簧橡胶隔振器,包括壳体、顶盖、橡胶套、底板、弹簧、减振油填充层和空心铆钉,所述顶盖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腔顶部,所述顶盖的外部套接固定有橡胶套,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橡胶套之间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顶部与顶盖相固接,所述壳体的内腔填充有减振油填充层,所述壳体的表面四角均设置有空心铆钉,且壳体与底板之间通过空心铆钉进行固定连接。
优选地,上述带阻尼液的圆锥形螺旋弹簧橡胶隔振器中,所述壳体由橡胶采用二次或多次模压制作而成。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这种制作方式,可以消除壳体在冲压过程中的不规则回弹变形。
优选地,上述带阻尼液的圆锥形螺旋弹簧橡胶隔振器中,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安装孔可以便于对装置进行安装。
优选地,上述带阻尼液的圆锥形螺旋弹簧橡胶隔振器中,所述弹簧的螺旋形状成圆台状,且圆台状的弹簧顶部螺旋直径小于橡胶套的内径。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这种螺旋方式,可以使得弹簧的压缩空间变大,更好的达到缓振作用,而橡胶套可以对弹簧起到限位作用。
优选地,上述带阻尼液的圆锥形螺旋弹簧橡胶隔振器中,所述壳体的底部圆周侧壁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与密封槽相配合的密封凸起。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密封槽与密封凸起的配合可以提高底板与壳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且可以提高底板与壳体之间的连接密封性。
优选地,上述带阻尼液的圆锥形螺旋弹簧橡胶隔振器中,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与壳体内腔下沿相配合的环形凸起,且环形凸起的内径小于弹簧底部螺旋外径。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环形凸起与壳体内腔下沿的相配合可以提高底板与壳体之间的连接密封性,且可以对弹簧进行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中航气弹簧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中航气弹簧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264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