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热油系统的结构件及导热油装置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26522.X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1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曾智勇;贾丽萍;黄贝;李俊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爱能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5/14 | 分类号: | C09K5/1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高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油 系统 结构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热油系统的结构件,包括基体和结合在所述基体的一侧表面的复合膜层,所述复合膜层包括二氧化硅层和金刚石层,所述二氧化硅层设置在所述基体的表面,所述金刚石层设置在所述二氧化硅层远离所述基体的表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热油的结构件基体表面形成的二氧化硅‑金刚石复合膜层,不仅可以对油起到自清洁作用,无需使用酸碱反复清洗导热油系统结构件,而且可以提高了结构件的耐腐蚀性,从而提高结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热油系统的结构件及导热油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导热油是用于间接传递热量的一类热稳定性较好的专用油品。由于其具有加热均匀,调温控制准确,能在低蒸汽压下产生高温,传热效果好,节能,输送和操作方便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各种场合,而且其用途和用量越来越多。导热油在连续高温条件下使用,导热油会产生分解、变质,并在导热系统(导热系统一般由不锈钢等金属制成)的表面结垢,加速导热油的结焦,更甚者直接造成导热系统堵塞。另外,导热油与氧气接触,会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在高温下对导热系统有一定的腐蚀性,导致导热系统出现穿孔现象。并且酸性物质的存在,又会进一步促进导热油的聚合反应,使用导热油的粘度升高,影响导热油的传热效率和加速导热油的结焦,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目前,解决导热系统因长期高温条件下使用,导热油的结焦和氧化反应导致导热系统堵塞、穿孔,从而影响导热效率和使用安全性等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一是使用酸碱溶液对导热系统进行反复定期清洗,以除去导热系统内的淤泥、结焦和沉积物等。由于导热系统内的结焦和沉积物等是导热系统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管壁结合较紧密,酸碱溶液需要多次,反复,较长的清洗周期才能去除结焦、沉积物等,且无法保证清楚干净。另外,长期反复用酸碱溶液清洗,加速了导热系统的腐蚀破坏,使其使用寿命缩短。其二是在导热系统表面制备一层抗腐蚀的涂层/膜及改性技术,该涂层虽然对导热系统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但是大多数的涂层技术使用寿命、耐腐蚀性能及热稳定性较差,从而无法有效解决导热系统易被腐蚀而穿孔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在疏油方面,仍然无法有效达到自清洁的作用,从而解决导热系统的清洗聚油垢的问题。且该方法往往制备过程繁杂,成本极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热油系统的结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导热油系统易结块堵塞,耐腐蚀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导热油系统的结构件,包括基体和结合在所述基体的一侧表面的复合膜层,所述复合膜层包括二氧化硅层和金刚石层,所述二氧化硅层设置在所述基体的表面,所述金刚石层至少设置在所述二氧化硅层远离所述基体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二氧化硅层由不连续的二氧化硅颗粒组成。
优选地,所述金刚石层包覆在不与所述基底接触的二氧化硅层表面以及未被所述二氧化硅颗粒覆盖的基体表面。
优选地,所述二氧化硅颗粒的粒径为3~5微米。
优选地,所述二氧化硅颗粒的分布密度为108~109个/cm2。
优选地,所述金刚石层由连续致密的纳米金刚石颗粒组成。
优选地,所述纳米金刚石颗粒的粒径为5~20纳米。
优选地,所述金刚石层的厚度为80~200纳米。
一种导热油装置,所述导热油装置包含有上述导热油系统的结构件。
一种导热油系统,所述导热油系统包含有上述导热油系统的结构件;和/或,包含有上述导热油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爱能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爱能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265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越野性能的救护车
- 下一篇:一种消化内科用食道定向涂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