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用食品级南极磷虾粉加工线清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27713.8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0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郑海波;陈浩;徐辉;王浩;范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32 | 分类号: | B08B9/032 |
代理公司: | 11570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杰<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水罐 加工线 碱液罐 清水罐 酸液罐 本实用新型 水罐 分支管 回水泵 回水管 离心泵 磷虾粉 食品级 稀释 清洗 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加工生产线 蒸汽加热器 南极磷虾 排放标准 清洗系统 外部水源 污水排放 出水管 进水管 进液口 出水 船用 阀门 虾粉 用水量 南极 船舶 海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船用食品级南极磷虾粉加工线清洗系统,包括一个碱液罐、一个酸液罐、一个清水罐、一个回水罐、一个稀释水罐、蒸汽加热器、离心泵和回水泵;碱液罐、酸液罐、清水罐、回水罐的出水管分别通过阀门和离心泵接入磷虾粉加工线;加工线收集的出水通过回水泵进入回水管,回水管上连接几个分支管,分支管分别与回水罐、碱液罐、酸液罐、稀释水罐的进液口连接,清水罐的进水管连接外部水源。采用本实用新型清洗后的虾粉达到欧盟食品级磷虾粉要求,清洗加工生产线用水量大大降低、污水排放大大减少,完全满足船舶在南极海域的排放标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南极磷虾捕捞船加工船食品级虾粉加工线清洗系统。
背景技术
南极海域蕴藏着极为丰富磷虾资源,南极磷虾商业性开发和利用领域长期被渔业发达国家垄断,目前南极磷虾年捕捞量可达0.6~1亿吨,但我国船舶对南极磷虾的捕捞量每年仅有几十万吨,这与我国渔业开发深水远洋战略非常不匹配。
船用食品级南极磷虾粉加工线,对于如何清洗虾粉加工设备中残留的磷虾油、加工污水中的蛋白质等物质,使清洗后的虾粉达到欧盟食品级磷虾粉要求,并满足船舶南极海域排放标准,这是一个横亘在我国南极磷虾捕捞船设计领域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船用食品级南极磷虾粉加工线清洗系统,有效清除残留在加工线表面的油脂、蛋白,并实现清洗水的循环利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用食品级南极磷虾粉加工线清洗系统,包括一个碱液罐、一个酸液罐、一个清水罐、一个回水罐、三个蒸汽加热器、三台离心泵和一台回水泵;
所述回水罐的出水管上设有第一阀门和第一离心泵,所述回水罐的出水通过第一阀门和第一离心泵进入所述加工线;
所述碱液罐的出水管上设有第二阀门和第二离心泵,碱液罐的出水通过第二阀门和第二离心泵进入所述加工线;
所述酸液罐的出水管上设有第三阀门和第三离心泵,酸液罐的出水通过第三阀门和第三离心泵进入所述加工线;
所述清水罐的出水管上设有第四阀门和第四离心泵,清水罐的出水通过第四阀门和第四离心泵进入所述加工线;清水罐的进水管连接外部水源;
所述加工线收集的出水通过所述回水泵进入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上连接三个分支管,三个分支管上分别设有第五、第六、第七阀门分别与所述回水罐、碱液罐、酸液罐的进液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回水管上设有沉淀罐,所述沉淀罐设在所述分支管的前端。回水管的水先进入沉淀罐后再通过各个分支管分别进入所述回水罐、碱液罐、酸液罐。
更进一步的,所述回水管上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连接在所述沉淀罐的出水端。
更优的,还包括稀释水罐,所述稀释水罐的出水管上安装第八阀门,稀释水罐的出水管端分别通过三通头与碱液罐、酸液罐的出水管连通;所述回水管通过第八阀门与所述稀释水罐的进水管连接。
所述回水罐的出水管连接第一加热器,碱液罐的出水管连接第二加热器,酸液罐的出水管连接第三加热器,清水罐的出水管连接第四加热器。
最优的,所述稀释水罐的出水管、碱液罐的出水管、酸液罐的出水管汇接一根冲洗管,所述第二加热器、第三加热器为合并为一个第五加热器,第二、第三离心泵合并为一个第五离心泵,第五加热器、第五离心泵连接在所述冲洗管上,冲洗管端衔接南极磷虾粉加工线。
碱液用于清除设备表面残留的蛋白质等物质,酸液用于清除加工线中残留的磷虾油并中和碱液达到平衡,最后用清水冲洗。清洗水经沉淀、过滤后进入回水罐,下次冲洗时循环使用。用稀释水罐稀释碱液或酸液清洗加工线,清洗后的碱液或酸液回流到碱液罐或酸液罐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277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频加热炉管路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市政管道清淤养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