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溶媒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29248.1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5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星光;赵盛华;谭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厉田 |
地址: | 410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阱壳体 溶媒回收装置 冷凝剂出口 冷凝剂进口 底壁 连通 本实用新型 抽真空口 物料进口 排液口 侧壁 根盘 冷阱 盘管 溶媒 回收率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溶媒回收装置,包括冷阱壳体及设置在冷阱壳体内的多根盘管,冷阱壳体的上部设有冷凝剂进口和抽真空口,冷阱壳体的侧壁设有物料进口,冷阱壳体的底壁设有排液口,冷阱壳体的底壁还设有冷凝剂出口,各盘管的一端与冷凝剂进口连通,另一端与冷凝剂出口连通。该溶媒回收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溶媒回收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药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溶媒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立式冷阱的溶媒收集盘单独带一组盘管,溶媒收集盘凹面朝上,其存在以下问题:
1.需要单独增加一台压缩机和若干阀门单独控制,或者连接到其中一组盘管里面,造成冷阱其中一组盘管的换热面积较其他组盘管的面积增加很多,造成降温的速率与其它组不一致,造成温度不均匀;
2.溶媒收集盘凹面朝上,冷却盘管距离下封头还有一定距离,溶媒通过收集盘到达冷阱排水管还有一定距离会造成二次蒸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溶媒回收率高的溶媒回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溶媒回收装置,包括冷阱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冷阱壳体内的多根盘管,所述冷阱壳体的上部设有冷凝剂进口和抽真空口,所述冷阱壳体的侧壁设有物料进口,所述冷阱壳体的底壁设有排液口,所述冷阱壳体的底壁还设有冷凝剂出口,各所述盘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凝剂进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冷凝剂出口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冷阱壳体中于下部设有伞状导流盘。
所述伞状导流盘与所述冷阱壳体底壁之间的各所述盘管均盘旋设有至少一圈。
各所述盘管交错盘旋设置。
所述冷阱壳体内设有支撑板,所述伞状导流盘固设于所述支撑板。
所述冷阱壳体内还设有支撑杆,各所述盘管固设于所述支撑杆。
所述排液口连通设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装设有用于分流不同物质的三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溶媒回收装置,由抽真空口将冷阱壳体内部不可凝气体抽空,制冷剂由冷凝剂进口进入盘管,再由底端冷凝剂出口出来回到外部压缩机,通过制冷剂换热使各盘管的温度降到零下几十度;冻干箱冻干过程中产品升华出来的水汽和有机溶媒通过物料进口进入冷阱壳体内部,水汽被温度极低的盘管捕获,在盘管表面结霜,有机溶媒受盘管低温影响凝结成液滴,液滴受重力影响下落至冷阱壳体的底壁,顺着冷阱壳体的底壁流向排液口,然后从排液口流出至外部完成对有机溶媒的回收。本溶媒回收装置内的盘管盘旋延伸至冷阱壳体底壁的冷凝剂出口,使得冷阱壳体内部温度趋于均匀,防止了溶媒液滴在下落过程中二次蒸发以至于影响溶媒回收,提高了溶媒的回收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溶媒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溶媒回收装置中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溶媒回收装置中导流盘和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冷阱壳体;11、冷凝剂进口;12、抽真空口;13、物料进口;14、排液口;15、冷凝剂出口;2、盘管;3、伞状导流盘;4、支撑板;5、支撑杆;6、排液管;7、三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292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BDO装置的抽真空系统
- 下一篇:设有刮料装置的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