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29444.9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6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2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磁盖板 导磁侧板 线圈本体 电磁线圈 主体部 导磁 导磁体 容纳腔 本实用新型 一体式结构 线圈包封 周向设置 外周 周部 裸露 | ||
电磁线圈,包括导磁主体部、线圈本体以及第一导磁盖板,所述导磁主体部为一体式结构,包括位于底面的导磁体底部以及周向设置的导磁体周部,所述第一导磁盖板与所述导磁主体部固定连接,将所述线圈本体限制于所述第一导磁盖板和导磁主体部形成的容纳腔,或,电磁线圈,包括导磁侧板、线圈本体以及第一导磁盖板和第二导磁盖板,所述导磁侧板设于所述线圈本体的外周侧,所述第一导磁盖板与所述导磁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磁盖板设与所述导磁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磁盖板、第二导磁盖板、导磁侧板将线圈本体限制于三者形成的容纳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线圈,可减少线圈包封层裸露在外而引起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磁线圈。
背景技术
目前,电磁线圈大都由导磁体和线圈本体组成,导磁体1'的结构以三面 (见图1)和四面(见图2)结构为主,线圈骨架注塑完成后,进行线圈组件装配,分别进行上插片、绕线、上引线等工序,装配成线圈组件后,再对其进行包封层压注,压注完成为线圈部件2'后,再进行上导磁体等总装装配测试,将线圈部件2'压装进导磁体1'里面,形成线圈成品最终状态。
电磁线圈一般通过在线圈部件外的三面或者四面设置导磁体,以达到增加磁场强度的作用,但是,这样的安装方式,使得线圈部件较大面积的包封层裸露在空气中,一旦电磁线圈的工作环境发生起火或者燃烧的情况,大面积裸露在空气中的包封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电磁线圈,在产品使用过程中,能减少大面积包封层裸露在空气中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线圈,包括导磁主体部、线圈本体以及第一导磁盖板,所述导磁主体部为一体式结构,包括位于底面的导磁体底部以及周向设置的导磁体周部,所述导磁盖板与所述导磁主体部固定连接,将所述线圈本体限制于所述导磁盖板和导磁主体部形成的容纳腔,所述第一导磁盖板设有开口部,所述导磁体底部设有第二孔部,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线圈,包括导磁侧板、线圈本体以及第一导磁盖板和第二导磁盖板,所述导磁侧板设于所述线圈本体的外周侧,所述第一导磁盖板与所述导磁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磁盖板设与所述导磁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磁盖板、第二导磁盖板、导磁侧板将线圈本体限制于所述第一导磁盖板、第二导磁盖板、导磁侧板形成的容纳腔,所述第二导磁盖板设有第二孔部,所述第一导磁盖板设有开口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线圈,该电磁线圈的导磁体的结构得到了进一步改进,使线圈部件的顶部、底部以及周部都设置有导磁体,减少包封层裸露在空气中的面积,减少线圈包封层大面积裸露在外面而引起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典型的三面导磁体与线圈部件进行组装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典型的四面导磁体与线圈部件进行组装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一实施方式电磁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导磁主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第一导磁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线圈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用新型提供第二实施方式电磁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图7中导磁主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三实施方式电磁线圈的第一导磁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第四实施方式电磁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导磁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第二导磁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294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面卷绕螺旋电感
- 下一篇:一种共模扼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