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预平整功能的激光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31929.1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78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梁奉超;郭利华;卓松生;熊金猛;李张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张瑾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整机构 焊接机构 升降机构 激光焊接装置 水平机构 平整 本实用新型 上移动 复合焊接技术 位置调整机构 焊接过程 碾平机构 驱动机构 焊缝 中带钢 带钢 上翘 竖直 碾压 焊接 激光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复合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预平整功能的激光焊接装置,包括焊接机构、预平整机构、用于控制焊接机构和预平整机构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水平机构以及用于控制焊接机构和预平整机构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预平整机构和所述焊接机构均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水平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设有位置调整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预平整功能的激光焊接装置通过预平整机构在焊前对带钢进行碾压,可以改善焊接过程中带钢不平整或者整体上翘对焊接质量的影响,提高焊缝质量;且预平整机构和焊接机构共用升降机构和水平机构,碾平机构不用设置单独的驱动机构,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复合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连续带钢生产线上的带预平整功能的激光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带钢的连续生产线上,激光焊机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激光焊对于钢带的平整度和拼缝缝隙要求比较苛刻;另外,对于碳当量较高的带钢,激光焊缝塑性非常差,生产时极易发生断带事故,生产效率和成材率严重下降。与传统的激光焊相比,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具有大焊接熔深、高工艺稳定性、高焊接效率、较强的焊接间隙桥接能力和小焊接变形等优点,能够大幅提高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同时,通过融化电弧焊丝,可以调节焊缝中碳当量,优化焊缝组织和性能。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过程中,为保证焊接质量,电弧焊枪的轴线和激光束的中心线的交点相对于带钢上表面的位置保持不变。实际生产中,带钢的厚度变化以及带钢平整度很差的话,都会使上述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带预平整功能的激光复合焊接头系统,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预平整功能的激光焊接装置,能够改善焊接过程中带钢不平整或者整体上翘对焊接质量的影响,提高焊缝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预平整功能的激光焊接装置,包括焊接机构、预平整机构、用于控制焊接机构和预平整机构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水平机构以及用于控制焊接机构和预平整机构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预平整机构和所述焊接机构均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水平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设有位置调整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液压缸和液压缸导向单元,所述升降液压缸的上活塞杆与所述位置调整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液压缸的下活塞杆与液压缸导向单元连接,所述升降液压缸的缸体通过固定板与所述水平机构连接;所述液压缸导向单元通过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焊接机构和所述预平整机构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包括调整液压缸、调整斜锲、挡块和调整斜锲座,所述调整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调整斜锲铰接,所述调整斜锲座通过固定板与所述水平机构连接,所述挡块与所述升降液压缸的上活塞杆顶部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液压缸的上活塞杆从所述调整斜锲座和调整斜锲中心穿过,所述调整斜锲与调整斜锲座的斜锲面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预平整机构包括上平整轮、下平整轮以及用于驱使所述上平整轮和所述下平整轮弹性夹紧带钢的弹性单元。
更进一步地,所述预平整机构还包括上平整轮固定座和上平整轮活动座,所述上平整轮固定座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连接,另一端通过弹性单元与所述上平整轮活动座连接;所述上平整轮活动座与所述上平整轮铰接;所述下平整轮与所述水平机构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单元包括弹簧和弹簧导向杆,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弹簧导向杆上;所述弹簧的一端抵在所述上平整轮固定座上,另一端抵在所述上平整轮活动座上;所述弹簧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上平整轮活动座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平整轮固定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平整轮活动座通过连接杆与所述上平整轮铰接,所述连接杆朝向所述焊接机构侧且向下倾斜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319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移动的智能自动化折弯装置
- 下一篇:一种H型钢组焊矫复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