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组装的电解铝出铝抬包凝铝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32391.6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8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吴翔;田海军;李兆洪;石君强;赵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六盘水双元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06 | 分类号: | C25C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3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身 横梁 立臂 吊环 吊索 出铝抬包 悬吊机构 电解铝 铝处理 出铝 组装 一体式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 同一水平线 侧外表面 顶部表面 顶部设置 角度倾斜 限位凸起 歪斜 倒出 底端 铝液 内热 热铝 收液 倾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的电解铝出铝抬包凝铝处理装置,包括包身、悬吊机构和收液机构,所述包身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出铝嘴,所述悬吊机构包括立臂,所述立臂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包身的外表面两侧,所述立臂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一吊环,所述包身的底侧外表面一体式固定连接有一对限位凸起;通过立臂和横梁与出铝嘴位于同一水平线的设计,使得在倾倒热铝液时包身不会自主发生歪斜,通过在横梁的顶部设置两个第一吊环的设计,使得可以通过调整两个第一吊环上连接的吊索来完成对包身的倾斜倒铝,通过第二吊环的设计,可以通过吊索对包身进行大角度倾斜,从而将包身内热铝液完全倒出,避免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抬包凝铝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电解铝出铝抬包凝铝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抬包是冶金行业常用的一种周转设备,是用钢铁外壳内衬耐火材料制成的较大型密封容器,以把冶炼好的液态铝、镁等金属从电解槽内抽出并转运至其它地方,抬包内置保温材料,避免出现凝铝后造成抬包无法使用。
现有的对抬包凝铝的处理过程中,一般将装有热铝液的抬包用天车吊起置于凝铝后的抬包上方,然后采用热铝液对凝铝进行冲刷化铝,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抬包的立臂与抬包的出铝嘴相互垂直,导致需要采用直杆等外部工具对抬包进行支撑,避免抬包过度倾斜,这样的方式不易对抬包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当抬包内热铝液液面下降时,需要调节直杆的位置方能进行再次倾倒,且难以将抬包内热铝液完全倒出,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组装的电解铝出铝抬包凝铝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电解铝出铝抬包凝铝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对抬包凝铝的处理过程中,一般将装有热铝液的抬包用天车吊起置于凝铝后的抬包上方,然后采用热铝液对凝铝进行冲刷化铝,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抬包的立臂与抬包的出铝嘴相互垂直,导致需要采用直杆等外部工具对抬包进行支撑,避免抬包过度倾斜,这样的方式不易对抬包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当抬包内热铝液液面下降时,需要调节直杆的位置方能进行再次倾倒,且难以将抬包内热铝液完全倒出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电解铝出铝抬包凝铝处理装置,包括包身、悬吊机构和收液机构,所述包身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出铝嘴,所述悬吊机构包括立臂,所述立臂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包身的外表面两侧,所述立臂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一吊环,所述包身的底侧外表面一体式固定连接有一对限位凸起,所述包身通过限位凸起固定连接有吊环固定圈,所述吊环固定圈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吊环。
优选的,所述收液机构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于出铝嘴的外表面,所述固定环的底部贯穿表面开设有矩形穿孔,所述出铝嘴通过固定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收液盒。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梢,所述限位梢的一端为斜切式曲面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剖面形状为矩形,且所述矩形穿孔与矩形的大小一致。
优选的,所述立臂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立臂与出铝嘴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立臂和横梁与出铝嘴位于同一水平线的设计,使得在倾倒热铝液时包身不会自主发生歪斜,通过在横梁的顶部设置两个第一吊环的设计,使得可以通过调整两个第一吊环上连接的吊索来完成对包身的倾斜倒铝,通过第二吊环的设计,可以通过吊索对包身进行大角度倾斜,从而将包身内热铝液完全倒出,避免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六盘水双元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省六盘水双元铝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323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氢氧气体智能自动防回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新型铝电解槽密封保温槽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