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未接地报警的充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34502.7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3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庆;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洛卡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66;H01R13/713;H01R13/717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315327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波单元 电源插头 一端连接 整流单元 充电盒 单片机 组立 连接器 接地检测单元 本实用新型 充电连接器 电动汽车 接地报警 汽车充电 火线端 电性连接 接地状态 连接关系 实时监控 地线端 零线端 充电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未接地报警的充电连接器,用于电动汽车和混动汽车充电,包括一电源插头组立、一充电盒和一连接器,所述电源插头组立、充电盒和连接器依序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插头组立包括火线端、零线端和地线端;所述充电盒包括一未接地检测单元,所述未接地检测单元包括一整流单元、一滤波单元和一单片机,其中的连接关系为:所述整流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火线端,所述整流单元的另外一端连接所述滤波单元的一端,所述滤波单元的另外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AD采样端口PTF1,所述单片机的AD采样端口PTF1接收所述滤波单元送来的电平。本实用新型在汽车充电过程中始终对产品接地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满足电动汽车安全充电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充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和混动汽车充电连接的未接地报警的充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社会经济发展至目前的阶段,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对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与此同时油价不断上升走高,因此针对汽车行业,人们迫切地寻求新的发动机技术,以代替传统的内燃机技术。在此背景下,节能环保的电动汽车和混动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和关切,电动汽车和混动汽车的推广和普及也必然成为趋势,而电动汽车和混动汽车的使用,将会极大地促进充电连接器等配套设备的发展。
目前市场上存在各种各样的充电连接器,它们基本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汽车的充电需求,但它们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还有提升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未接地报警的充电连接器,以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未接地报警的充电连接器,用于电动汽车和混动汽车充电,包括一电源插头组立、一充电盒和一连接器,所述电源插头组立、充电盒和连接器依序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插头组立包括火线端、零线端和地线端;所述充电盒包括一未接地检测单元,所述未接地检测单元包括一整流单元、一滤波单元和一单片机,其中的连接关系为:所述整流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火线端,所述整流单元的另外一端连接所述滤波单元的一端,所述滤波单元的另外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AD采样端口PTF1,所述单片机的AD采样端口PTF1接收所述滤波单元送来的电平。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未接地报警的充电连接器,所述整流单元包括电阻R1、电阻R2、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火线端,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另外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和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之间,所述电阻R2的另外一端连接所述地线端;所述滤波单元包括电容C1和电阻R3,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后连接所述电阻R3的一端,再连接所述单片机的AD采样端口PTF1。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未接地报警的充电连接器,所述充电盒还包括一LED显示报警单元,所述LED显示报警单元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端口PTA1。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未接地报警的充电连接器,所述充电盒还包括一充电继电器控制单元,所述充电继电器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单片机,用于切断充电电路。
本申请的设计思想为:对现有充电连接器进行改进,在充电时,插头端连接家庭墙壁上的插座,充电连接器端插入车辆接口,通过充电盒控制充电,本申请设计未接地检测报警电路,具有检测产品接地状态的功能,保护充电安全,能按要求实时监控产品状态,提高产品的安全可靠性,保证充电连接器充电运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申请在汽车充电过程中始终对产品接地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第二、本申请结构简单,报警LED指示灯闪亮时,切断充电电路,停止充电,满足电动汽车安全充电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洛卡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洛卡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345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