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筒灯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34843.4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9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皮远军;董洁;严中祥;颜思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众普森科技(株洲)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2 | 分类号: | F21S8/02;F21V11/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合九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0 | 代理人: | 刘戈 |
地址: | 412003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组件 灯体 出光口 遮光件 筒灯 灯具照明 眩光效果 内壁 种筒 申请 阻拦 体内 | ||
本申请涉及灯具照明领域,提供了一种筒灯,包括:灯体,所述灯体形成有出光口;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灯体内,并朝向所述灯体的内壁设置;遮光件,设置于所述光源组件旁,至少部分所述遮光件阻拦于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出光口之间。本申请所提供的筒灯具备更好的防眩光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灯具照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筒灯。
背景技术
筒灯,通常是指灯体内放置光源组件,利用灯体的反光表面反射光源组件所发出的光线,从而发出均匀的光的一种灯具。其中,光源组件通常采用节能灯珠或LED灯珠,而灯体则可以采用反光杯、反光涂层等来帮助反射。通过调整灯体的参数和灯珠的型号、安装位置,可以获得非常灵活的照明效果。
通常,用户在目视筒灯的出光口时,往往难以直视灯珠直接发出的高亮度的光线。在灯具领域,人们将这一光线取名为“眩光”,因此如何消除眩光就成为了函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或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筒灯,包括:
灯体,灯体形成有出光口;
光源组件,设置于灯体内,并朝向灯体的内壁设置;
遮光件,设置于光源组件旁,且至少部分遮光件阻拦于光源组件与出光口之间。
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遮光件设置在灯体内的光源组件旁,不覆盖出光口,因此可以仅针对眩光进行消除,不易对筒灯的总体发光强度产生较大影响。
可选的,光源组件包括散热器、第一组灯珠和第二组灯珠;
其中,散热器包括:
第一支撑台,第一支撑台形成有朝向灯体的内壁的第一侧部,第一组灯珠设置在第一支撑台上;
第二支撑台,与第一支撑台连接,并形成有朝向灯体的内壁的第二侧部,第二组灯珠设置在第二支撑台上;
第一支撑台相对于第二支撑台位于靠近于出光口的位置的一侧。
采用两组前后设置的灯珠可以更全面地利用灯体的反射表面,并提高筒灯的发光均匀度。
可选的,第一支撑台相对第二支撑台向着灯体的内壁方向凸出,并在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的连接部位形成台阶。
当形成台阶时,第一支撑台本身就可以对第二支撑台构成遮挡,可以减小遮光件的所需表面积,提高筒灯的亮度。
可选的,第二侧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二侧壁表面,第二组灯珠分布于第二侧壁表面上,第二侧壁表面向着背向出光口的方向倾斜。
背向出光口的方向倾斜的第二侧壁表面可以使得设置于其上的灯珠更难以产生眩光,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地利用灯体的反光表面,提高发光均匀度。
而进一步可选的,第一侧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侧壁表面,第一组灯珠分布于第一侧壁表面上,第一侧壁表面向着朝向出光口的方向倾斜。
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据此可以相互背离,从而使得第一组灯珠发出的光线与第二组灯珠发出的光线的分离度得到提高,进而提高灯体反光的均匀度。
可选的,散热器内部形成有导热腔,导热腔贯穿第一支撑台的朝向出光口的表面,以及第二支撑台的背向出光口的表面。
在散热器内部形成的导热腔,可以形成类似于烟囱的散热对流,提高了散热效果。
此外,可选的,遮光件包括:
侧罩,至少覆盖第一支撑台的第一侧部,侧罩的对应于第一组灯珠的部位设置有透光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众普森科技(株洲)有限公司,未经众普森科技(株洲)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348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阅读灯及车厢
- 下一篇:一种嵌入式深防眩明装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