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压铸模具内钢件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35181.2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8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海嘉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4 | 分类号: | B22D17/24;B22D19/16 |
代理公司: | 11278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小峰 |
地址: | 2154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针 连接杆 钢件 镶件本体 镶件 驱动 本实用新型 固定装置 校正 铝合金压铸模具 致动器驱动 竖直移动 同心设置 导向孔 内钢件 下压力 致动器 移动 定模 动模 内壁 压铸 转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压铸模具内钢件的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动模上的连接杆、驱动实用新型连接杆竖直移动的致动器、以及设置在实用新型定模上的镶件,实用新型连接杆包括连接部和驱动部,实用新型镶件包括镶件本体、至少两根顶针,实用新型镶件本体上设置引导实用新型顶针移动的导向孔,利用实用新型致动器驱动实用新型连接杆使实用新型顶针向实用新型镶件本体外径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能够实现对钢件的校正和固定,有效防止其在压铸时出现位移。巧妙的将顶针和驱动部通过斜面驱动,使其能够将下压力转换为顶针向钢件内壁的推力,而且推动顶针的距离相同,使钢件与镶件同心设置,实现对钢件的校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合金压铸模具内钢件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一种产品,在钢件外浇筑铝合金,在生产时,把钢件放入模具内,为了不让钢件在铝液对其冲击时,出现移位,需要对钢件进行固定。而钢件的一端也需要压铸铝液,因此,无法简单的对钢件进行固定。现有技术采用将钢件的径向向内延伸,延伸至直径小于铝液需要压铸的位置,动定模合模时,把钢件径向突出部分压紧。在完成压铸后,对钢件多余量进行切削,一把刀只能对十个钢件进行切削,刀具成本高,切削时间长;另外,在加工过程中,钢件不断受热变形,导致加工尺寸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压铸模具内钢件的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动模上的连接杆、驱动所述连接杆竖直移动的致动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定模上的镶件,所述连接杆包括连接部和驱动部,所述镶件包括镶件本体、至少两根顶针,所述镶件本体上设置引导所述顶针移动的导向孔,利用所述致动器驱动所述连接杆使所述顶针向所述镶件本体外径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驱动部为梯形结构,所述顶针的端部设置有与梯形结构匹配的斜边。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上设置第一导向件,所述镶件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件匹配的第一导向槽。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上设置防止连接部转动的第二导向件,所述镶件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向件匹配的第二导向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向件为扁平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件为圆柱形。
进一步地,所述顶针向外的一端为圆弧边。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能够实现对钢件的校正和固定,有效防止其在浇筑时出现位移。巧妙的将顶针和驱动部通过斜面驱动,使其能够将下压力转换为顶针向钢件内壁的推力,而且推动顶针的距离相同,使钢件与镶件同心设置,实现对钢件的校正。另外,在顶针的端部设置弧形结构,有效防止安装钢件时发生钢件卡住的现象。而且提高了压铸效率,并且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压铸模具内钢件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连接杆与镶件使用状态图;
图6为使用时中间步骤状态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动模,2、定模,3、连接杆,4、致动器,5、镶件,6、钢件,31、连接部,32、驱动部,33、第一导向件,34、第二导向件,51、镶件本体,52、顶针,53、导向孔,54、第一导向槽,55、第二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海嘉车辆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太仓海嘉车辆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351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件融膜浇筑模具的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振动挤压轮毂铸造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