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强型声门罩通气道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36511.X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6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朱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麦迪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04 |
代理公司: | 12226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成运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北辰区天津医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罩杯 加强管 本实用新型 免充气式 主通气管 通气道 螺旋状钢丝 会厌 并排设置 解剖结构 密封性好 人体食道 形状对应 阻塞气道 食道 喉口部 加强衬 引流管 导管 返流 口罩 凝胶 软胶 声门 吻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加强型声门罩通气道,包括设置于罩杯座上的免充气式、凝胶的罩杯,以及与罩杯座连接的加强管;所述罩杯座设有尖端,所述尖端的位置和形状对应人体食道;所述罩杯与人体喉口部解剖结构相吻合,使用时将喉口罩在罩杯内;所述加强管包括主通气管通道,所述主通气管通道为软胶导管,内部设有螺旋状钢丝加强衬;所述加强管还可以包括并排设置的引流管通道,本实用新型作为免充气式通气道,能够防止食道返流、防止会厌阻塞气道、稳定性好、密封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可应用在喉部的加强型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免充气软胶喉罩存在如下缺陷:
(1)免充气软胶喉罩所配备的主通气管通道通常为硬胶导管,在使用时,不能根据病人体位不同进行弯曲;如果把主通气管通道改成软胶导管,又容易弯曲过度,对通气管造成压迫,影响通气效果;
(2)在喉罩使用过程中,食道内会出现返流现象,但现有的免充气软胶喉罩的形状结构,对返流现象并没有很好的应对方式;
(3)除了需要通过喉罩通气道将气管导管插入病人喉口下声门内的主气管,经常还需要将胃管引流管插入食道,但现有的免充气软胶喉罩的形状结构,对于胃管引流管并没有稳定性好的引导结构;
(4)在全麻状态下,舌体变得异常柔软并瘫向舌根的方向,会影响现有的免充气软胶喉罩使用时的物理稳定性;
(5)现有的免充气软胶喉罩根据与喉周组织“镜像”吻合的原理,贴附喉周围组织。但临床医生使用后发现这种贴附原理很可能产生“通气道对位误差”;且会厌压迹的设计不符合咽喉部解剖结构,可能会产生会厌滑入通气管,造成会厌阻塞通气管;气管插管的操作需要借助导棒完成,操作起来不方便;
(6)现有的免充气软胶喉罩,使用中会有与周围组织的密闭性是否良好的疑虑,密闭性不好可导致通气时气道“漏气”,直接影响通气治疗的效果,严重漏气会形成无效通气给病人到来巨大风险;
(7)现有的免充气软胶喉罩,使用过程中,在通气时如果出现在通气气流的作用下的“会厌返折”,将会产生会厌阻塞气道的现象,影响气道的通畅甚至气道梗阻;
基于以上原因,亟需提供一种便于主通气管弯曲使用、防止食道返流、防止会厌阻塞气道、稳定性好、密封性好的喉罩或通气道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强型声门罩通气道,能够防止食道返流、防止会厌阻塞气道、稳定性好、密封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这样的:
加强型声门罩通气道,包括设置于罩杯座上的免充气式、凝胶的罩杯,以及与罩杯座连接的加强管;
所述加强管包括主通气管通道,所述主通气管通道为软胶导管,内部设有螺旋状钢丝加强衬,所述主通气管通道与罩杯中间的空腔连通;
所述罩杯座设有尖端,所述尖端的位置和形状对应人体食道,作为第一重密封保护结构;
所述罩杯与人体喉口部解剖结构相吻合,使用时将喉口罩在罩杯内,作为第二重密封保护结构;
所述罩杯座设有加强管接口,用于连接所述加强管;
所述加强管接口处设有凸起并向两侧延展、对应舌根位置的舌根座。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管还包括引流管通道,所述引流管通道与所述主通气管通道并排设置;所述罩杯座的尖端设有引流管开口,所述引流管通道与所述引流管开口连通;所述加强管接口设有分别对应所述引流管通道与所述主通气管通道的接入孔。
更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开口设于所述尖端的上部居中处,所述引流管开口的直径大于所述引流管通道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麦迪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麦迪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365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临床麻醉用开放气道支撑架
- 下一篇:一种婴幼儿用新型鼻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