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棒材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39098.2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2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枝光;尹喜文;王更新;郭红武;闫俊辉;张天星;陈晓发;杨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玉溪仙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16 | 分类号: | B21B1/16;B21B15/00;B21B39/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许竞雄 |
地址: | 653100 云南省玉***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剪 棒材轧制 冷却装置 加热炉 本实用新型 步进式冷床 传送装置 方便操作 分拣装置 相邻滚筒 依次设置 棒材夹 粗轧机 夹送辊 精轧机 可安装 棒材 粗轧 精轧 轧机 对准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棒材轧制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加热炉、粗轧机、第一飞剪、中轧机、冷却装置、第二飞剪、精轧机、夹送辊、倍尺飞剪和步进式冷床冷却装置。本申请通过粗轧、中轧和精轧三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棒材的质量;使用分拣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成本低,可安装在现有的传送装置上,只需将棒材夹对准相邻滚筒之间即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棒材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棒材作为钢铁行业的重要产品之一,广泛用于建筑、机械及金属制品行业。此外,优特钢棒材产品还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汽车、矿山、桥梁及铁路建设等工业领域。近年来产量持续增加,所以一种棒材轧制工艺尤其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棒材轧制系统,通过粗轧、中轧和精轧三步解决现有技术中仅经过一次轧制得到的棒材质量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棒材轧制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加热炉、粗轧机、第一飞剪、中轧机、冷却装置、第二飞剪、精轧机、夹送辊、倍尺飞剪和步进式冷床冷却装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步进式冷床冷却装置后还包括取样装置、冷摆剪、分选装置、打捆装置和称重装置。
本申请中的棒材轧制系统工作时,将配置好的原料置于加热炉内,然后对加热的物料一次进行粗轧、第一次飞剪切头切尾、中轧、预穿水、第二次飞剪切头切尾、精轧、夹送辊道、倍尺剪、步进式冷床冷却、取样、摆式冷剪定尺剪切、分选、打捆和称重。
作为优选的,所述分选装置包括滚筒传送装置和设置在滚筒传送装置上方的分拣装置;
所述滚筒传送装置的滚筒上沿周向设置有凹槽,相邻滚筒的凹槽对应设置形成棒材搁置位;
所述分拣装置包括设置在滚筒传送装置上方的滑杆和能够在滑杆上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通过伸缩装置连接有棒材夹。
物料进行分选时,经过剪切的物料通过滚筒传送带向前传送,由于滚筒表面沿轴向呈波浪形设置,传送的过程中,棒材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行进入棒材搁置位,当某个或某几个搁置位上的棒材不符合标准或其他原因需要挑出时,将棒材夹移动到该棒材的上方,然后启动伸缩装置令其伸长,棒材夹张开夹住棒材,然后伸缩装置收缩,将棒材提起,再滑动到滚筒传送装置的一侧,将待分拣的棒材分出。其中的伸缩装置可以是电动或其他任何形式的伸缩杆,只要能够控制棒材夹的升降即可。滑杆上可以设置定位装置或刻度,方便滑块停在所需条件的棒材的正上方。夹持装置可以采取电动或其他任何形式的夹子,只要能够实现对棒材的夹持即可。
作为优选的,所述滑杆与棒材传送方向有夹角,方便将棒材转移到滚筒传送装置的侧面,避免影响其他棒材的传送。
作为优选的,每个滑杆对应设置有两个棒材夹,所述棒材夹包括由转轴连接的第一半夹和第二半夹;
所述第一半夹和第二半夹的下端向上弯曲形成弧形部,所述第一半夹和第二半夹所对应的弧形部相对设置;
所述弧形部的末端设置有导向杆,且从上而下所述第一半夹和第二半夹所对应的导向杆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
当伸缩装置伸长时,导向杆和棒材之间会有一个压力,由于导向杆倾斜设置,所以棒材会给导向杆一个使导向杆向两侧转动的力,使得第一半夹和第二半夹分开,棒材进入到第一半夹和第二半夹之间后,第一半夹和第二半夹会在重力的作用下闭合,弧形部为棒材提供了支撑力,待伸缩装置缩短时,将棒材提起。
作为优选的,每个所述导向杆末端都连接有牵引绳,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固定环,所述牵引绳远离导向杆的一端穿过固定环并连接有手拉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玉溪仙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玉溪仙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390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