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锚下力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39463.X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2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贾艳岐;李彦胜;张海峰;魏锡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高达预应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222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锚 力传感器 钢绞线 柱式 壳体 本实用新型 测量装置 体内 穿过 预应力张拉 直接获取 后端盖 前端盖 穿孔 穿出 穿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锚下力测量装置,属于预应力张拉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柱式力传感器、第一挤压锚和第二挤压锚,两根钢绞线分别从两端穿入壳体中,其中,第一钢绞线依次穿过前端盖和柱式力传感器,然后通过第一挤压锚固定,第二钢绞线穿过后端盖后通过第二挤压锚固定,第一挤压锚压在所述柱式力传感器上,壳体上设有用于穿出柱式力传感器引线的穿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直接获取梁体内钢绞线上的实际张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锚下力测量装置,属于预应力张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桥梁预应力施工是保证桥梁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的关键工序,张拉过程中的张拉力是预应力张拉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测量千斤顶液压的方式间接获得张拉力,也可以通过在千斤顶与被张拉梁体之间设置力传感器的方式获得张拉力。但是,第一种方式获得的张拉力非常不准确,不能有效反映实际的张拉力,而第二种方式获得的张拉力为梁体外的锚下力,其与梁体内钢绞线上的真实张力还是有区别的。
目前,现有技术中尚不存在直接获得梁体内钢绞线上实际张力的技术,因而无法研究梁体外锚下力与钢绞线上实际张力的关系。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锚下力测量装置,其能够直接获取梁体内钢绞线上的实际张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锚下力测量装置,用于连接在两根钢绞线之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筒体以及分别设于筒体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壳体内设有柱式力传感器、第一挤压锚和第二挤压锚,所述两根钢绞线分别从两端穿入所述壳体中,其中,第一钢绞线依次穿过前端盖和柱式力传感器,然后通过第一挤压锚固定,第二钢绞线穿过后端盖后通过第二挤压锚固定,所述第一挤压锚压在所述柱式力传感器上,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穿出柱式力传感器引线的穿孔。
具体的,所述柱式力传感器与第一、第二挤压锚的外径不等,所述壳体内用于容纳柱式力传感器的空间,其内径与柱式力传感器的外径相适应,所述壳体内用于容纳挤压锚的空间,其内径与挤压锚的外径相适应。
具体的,所述柱式力传感器的两端均具有凸台,所述前端盖上具有第一凹槽,柱式力传感器前端的凸台嵌在所述前端盖的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挤压锚的前端面直接压在柱式力传感器后端的凸台上。
具体的,所述后端盖上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挤压锚高度的 1/2,所述第二挤压锚嵌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连接在两根钢绞线之间,使两根钢绞线连为一根,然后,将该钢绞线穿入梁体内的波纹管内,同时将柱式力传感器的引线引到外部,即可进行正常张拉。张拉过程中,可以实时读取到梁内钢绞线上的实际张力,从而可以为研究梁体外锚下力与钢绞线上实际张力的关系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本专利,下面提供一幅或多幅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方案的理解,下面以具体案例的形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高达预应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高达预应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394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型钢结构支撑体系
- 下一篇:一种桥梁墩台身混凝土智能喷淋养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