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性混纱分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40831.2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7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蔡清来;田杰;林煌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04 | 分类号: | D01H13/0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郭若山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套弹簧 纱线 导线轮 分纱 纱嘴 圆轴 分纱装置 本实用新型 轴架 前后方向 一体连接 横编机 入口处 加捻 概率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线性混纱分纱装置,以纱线进入横编机入口处到纱嘴的方向为前后方向,包括分纱本体,所述分纱本体设于所述纱嘴的前方,且所述分纱本体与所述纱嘴一体连接,所述分纱本体包括圆轴、支撑所述圆轴的轴架、若干个轴套弹簧和若干个引导纱线的导线轮,各所述导线轮和各所述轴套弹簧均套设于所述圆轴上,且两个所述导线轮间均布置一个所述轴套弹簧,位于所述圆轴两端的两个所述导线轮与所述轴架间分别布置一个所述轴套弹簧。本实用新型线性混纱分纱装置不仅能提高纱线加捻时的线性混纱状态出现的概率,还能使特定颜色的纱线先到达纱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纱纺织领域,特别是涉及线性混纱分纱装置。
背景技术
纱线在机台背后运输至纱嘴的过程会因为机台运行的影响,形成转动而自行轻微加捻的效果缠绕在一起。纱线在加捻时会出现均匀混纱和线性混纱的状态;均匀混纱是指纱线间相互缠绕;线性混纱是指纱线间各自分开。纱线在运输中产生的自然加捻中均匀混纱状态出现的概率高于线性混纱状态出现的概率。市场上混纱织物有两种不同的性能要求,一种是要求不同颜色的纱线的混纱中均匀混纱出现的概率较高,使做出的混纱织物的混色效果均匀散布。另一种是要求不同颜色的纱线的混纱中的线性混纱出现的概率较高,且提高特定颜色纱线成为多数线性混纱状态的概率;从而实现加捻时线性混纱效果占大部分,均匀混纱效果占小部分;并且要求做出的混纱织物突显特定颜色纱线,达到突出该特定颜色的目的。但是现有的设备还无法解决混纱织物的后一项性能要求。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混纱设备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线性混纱分纱装置,使用该装置不仅能提高纱线加捻时的线性混纱状态出现的概率,还能使特定颜色的纱线先到达纱嘴。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线性混纱分纱装置,以纱线进入横编机入口处到纱嘴的方向为前后方向,包括分纱本体,所述分纱本体设于所述纱嘴的前方,且所述分纱本体与所述纱嘴一体连接,所述分纱本体包括圆轴、支撑所述圆轴的轴架、若干个轴套弹簧和若干个引导纱线的导线轮,各所述导线轮和各所述轴套弹簧均套设于所述圆轴上,且两个所述导线轮间均布置一个所述轴套弹簧,位于所述圆轴两端的两个所述导线轮与所述轴架间分别布置一个所述轴套弹簧。
所述导线轮为回转体,该回转体的曲面的中间沿圆周方向向内凹设,所述导线轮沿着轴线开设有一通孔,所述导线轮通过所述通孔套设于所述圆轴上,所述导线轮的两侧面分别向内凹设形成供所述轴套弹簧伸入的凹槽。
所述导线轮包括旋转对称的夹片,所述夹片的中部开设有一通孔,所述夹片的外边缘向一侧翻转形成开口朝外的喇叭状飞边,所述夹片的另一侧在所述夹片的中部形成一个平台,两个所述夹片将各自的所述平台贴合放置组成一个所述导线轮。
所述圆轴为中空的圆管,所述轴架设有安装所述圆轴的端部的轴承。
所述分纱本体包括不少于两个的所述导线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线性混纱分纱装置采用设于纱嘴前方的分纱本体,分纱本体与纱嘴一体连接并同步运动。使得导线轮能够对临近纱嘴的纱线前进行稳定的引导和分隔,以此增加线性混纱状态出现的概率,且防止纱线间出现大概率的二次加捻。在混纱编织时将不同颜色的纱线分别穿过不同的导线轮,不同颜色的纱线在进入纱嘴前被分开并先后的到达且进入纱嘴。将预设在混纱织物上突出显现的纱线从距离纱嘴最近的导线轮穿过;如此在混纱时该预设突出显现的纱线最先进入纱嘴,编织时先进入的纱线会提早排序在编织的前面,则编织出的混纱织物的混色效果突出该纱线具备的颜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未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线性混纱分纱装置的纱线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408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