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电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40888.2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24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龙;王代青;强科文;季洪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H04N5/6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下式背光模组 刚性玻璃 本实用新型 电视机 超薄化设计 背光模组 灯源组件 光学膜片 液晶面板 上表面 下表面 叠层 显示器 发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电视机,其中,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刚性玻璃,所述刚性玻璃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发光的灯源组件,所述刚性玻璃的上表面叠层设置有光学膜片及液晶面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显示器中直下式背光模组较厚,无法实现超薄化设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背景技术
目前TV等的显示器背光主要分为侧入式和直下式两种。侧入式背光的LED置于导光板侧面,采用导光板将LED光源发出的光进行二次光学分布,由于导光板可以做到超薄设计,且大尺寸可采用刚性更强的玻璃导光板来使厚度进一步减薄,使侧入式背光可以实现超薄化设计,但侧入式背光的天然缺陷为难以实现二维分区的local dimming超高画质。直下式背光的LED置于底部,可以实现二维分区的local dimming超高画质,但由于LED尺寸及间距较大,需要使用光学透镜来对LED发出的光线进行二次光学分布,且需要一定的OD(光学距离)值来进一步使光线均匀混合,加上需要一定厚度背板来保证TV整机的结构刚性,故整机厚度一般较厚。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器直下式背光模组较厚,无法实现超薄化设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其中,包括一刚性玻璃,所述刚性玻璃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发光的灯源组件,所述刚性玻璃的上表面叠层设置有光学膜片及液晶面板。
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灯源组件包括PCB板、安装在PCB板上的若干灯珠以及将PCB板的上表面与灯珠封装的透明封装胶层。
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中,所述PCB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反光层。
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反光层为白色油墨或反射片。
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中,所述透明封装胶硅胶或环氧树脂胶。
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光学膜片为扩散片、增亮片、微透镜、反射型偏光增亮膜中的一种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灯珠为蓝光灯珠,且在刚性玻璃与光学膜片之间还设置有量子点膜片。
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中,所述PCB板为PT板材。
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中,所述所述量子点膜片为红绿量子点膜片。
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刚性玻璃的表面具有磨砂层。
一种电视机,其中,包括如上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超多小尺寸封装LED或csp灯珠作为发光源的灯源组件直接设置于刚性玻璃的下表面,并将扩散板等其他光学膜片及液晶面板设置于刚性玻璃的上表面,省却了光学透镜,同时利用刚性玻璃的刚性和强度作为结构支撑,取消了背板设计,从而降低了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便于实现显示器的超薄化设计,同时实现二维分区的local dimming超高画质,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显示器中直下式背光模组较厚,无法实现超薄化设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408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响动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