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舶空调冷凝水自动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40959.9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3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胡代赟;唐德才;肖沁雨;邱峰;陶大建;陈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J2/02 | 分类号: | B63J2/02;F24F13/22 |
代理公司: | 51229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林合;李蕊<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 集水管 冷凝水收集 冷凝水 止回阀 连通 空调机组单元 冷凝水液位 锅炉热水 放残阀 截止阀 遥控阀 自动控制子系统 本实用新型 船舶空调 工作内容 自动回收 驳运泵 位单元 液位表 传感器 常闭 井液 机舱 水井 锅炉 | ||
1.船舶空调冷凝水自动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空调机组单元(1)、止回阀(2)、冷凝集水管(3)、冷凝水收集柜(4)、冷凝水液位表(6)、冷凝水液位传感器(7)、自动控制子系统(8)、冷凝水驳运泵(13)、常开遥控阀(15)、常闭遥控阀(16)、锅炉热水井(18)、吸入压力表(12)、排出压力表(20)、放残阀(10)、马达控制中心(14)、截止阀(11)、收集柜透气管(21)、锅炉热水井透气管(22)、锅炉热水井液位单元(9)和锅炉水井液位表(19);所述空调机组单元(1)通过止回阀(2)的一端连通冷凝集水管(3),所述止回阀(2)的另一端通过冷凝集水管(3)连通冷凝水收集柜(4),所述冷凝水收集柜(4)通过冷凝集水管(3)分别连通截止阀(11)的一端和放残阀(10)的一端,所述截止阀(11)的另一端通过冷凝水集水管(3)连通吸入压力表(12),所述吸入压力表(12)通过冷凝集水管(3)连通冷凝水驳运泵(13)的一端,所述冷凝水驳运泵(13)的另一端通过冷凝水集水管(3)分别连通马达控制中心(14)和排出压力表(20),所述排出压力表(20)通过冷凝水集水管(3)分别连通常开遥控阀(15)的一端和常闭遥控阀(16)的一端,所述常开遥控阀(15)的另一端通过冷凝集水管(3)连通锅炉热水井(18);所述冷凝水收集柜(4)的顶部设置收集柜透气管(21),所述锅炉热水井(18)顶部设置热水井透气管(22),所述自动控制子系统(8)电性连接锅炉热水井(18)、常开遥控阀(15)、马达控制中心(14)、常闭遥控阀(16)和冷凝水收集柜(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空调冷凝水自动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收集柜(4)包括冷凝水液位表(6)和冷凝水液位传感器(7),所述冷凝水液位表(6)连接冷凝水液位传感器(7),所述自动控制子系统(8)电性连接冷凝水液位表(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空调冷凝水自动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热水井(18)包括锅炉热水井液位单元(9)和锅炉水井液位表(19);所述锅炉热水井液位单元(9)连接锅炉水井液位表(19),所述自动控制子系统(8)电性连接锅炉水井液位表(19)。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船舶空调冷凝水自动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液位传感器(7)和锅炉热水井液位单元(9)结构相同,均包括单片机PIC12F675、稳压芯片7805、电阻、三极管、二极管、电容和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的型号为EE-SPX613,所述液位传感器的A电极连接电容C3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地,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接地电容C5、电阻R4的一端和单片机PIC12F675的第5引脚,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地,所述液位传感器的B电极连接接地电容C4,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PIC12F675的第3引脚,所述单片机PIC12F675的第1引脚连接接地电容C2和稳压芯片7805的第3引脚,所述稳压芯片7805的第2引脚连接地,所述稳压芯片7805的第1引脚连接接地电容C1和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接口CON1B的第1引脚,接口CON1B的第2引脚连接地,所述接口CON1B的第3引脚连接晶体管Q1的集电极,接口CON1B与接口CON1A配合,所述接口CON1A的第1引脚连接电源的正极,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警示灯的正极,所述警示灯的负极连接接口CON1A的第3引脚,所述接口CON1A的第2引脚连接地,所述晶体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PIC12F675的第7引脚,所述晶体管Q1的发射极连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4095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转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海水直接辐射供冷采暖式环境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