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术用压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44302.X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66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宋宏亮;姚娇;陈涛;王修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35222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郭福利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线板 弯折部 内面 下压 线板 压线器 本实用新型 手术用 医疗器械领域 工作效率 器械护士 条形凹槽 条形凸起 翻转盖 卡合部 卡合 绕弯 折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用压线器,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其中,压线器包括弯折部、连接在所述弯折部两端的上压线板、下压线板和设置在下压线板远离弯折部的一端的卡合部,上压线板的内面通过绕弯折部翻转盖合下压线板的内面,上压线板远离弯折部的一端通过卡合部与下压线板的一端卡合;其中,上压线板的内面延其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条形凸起,下压线板的内面延其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条形凹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术用压线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器械护士的工作效率,为病人争取了更多宝贵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手术用压线器。
背景技术
在手术中需要用到大量的缝线结扎与缝合。目前临床中,器械护士在手术开始前需要将缝线浸在水中泡湿后采用无菌布巾单排压在无菌器械台上使用。但是该方法不能让缝线长时间保湿,随着手术的进行,缝线会变干燥,不利于手术中打结的牢固性,而且干燥缝线对缝合的组织损伤较大。除此之外,器械护士也有采用无菌布巾M型层层折叠,将湿润的缝线弯曲压在层层布巾中。但这种压线方法也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无菌布巾为布制,吸水性强,浸湿的缝线容易干燥,在缝合结扎时干燥缝线对组织的切割力增强,并且布巾层层折压容易使缝线混乱,在抽取过程中容易扭曲错乱,甚至出现缠绕打结。为避免多股缝线缠绕打结,无菌布巾层压不适合一次性压入同型号多股缝线,不利于手术中添加缝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用压线器,旨在改善缝线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干燥的问题,且能有效避免缝线相互缠绕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用压线器,包括弯折部、连接在所述弯折部两端的上压线板、下压线板和设置在所述下压线板远离所述弯折部的一端的卡合部,所述上压线板的内面通过绕所述弯折部翻转盖合所述下压线板的内面,所述上压线板远离所述弯折部的一端通过所述卡合部与所述下压线板的一端卡合;其中,所述上压线板的内面延其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条形凸起,所述下压线板的内面延其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条形凹槽。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条形凸起与所述条形凹槽不对称设置。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条形凸起的高度为0.2~0.6mm,所述条形凹槽的深度为0.2~0.6mm。
作为进一步优化,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压线板外表面的压线器固定件,所述压线器固定件为粘性固定件或机械固定件;其中,所述粘性固定件为厚度0.05~0.2mm的黏胶层。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上压线板还包括开启部,所述开启部为设置在所述上压线板远离所述弯折部一端的突起。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上压线板靠近所述弯折部的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尺。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卡合部为所述下压线板远离所述弯折部的一端向所述弯折部方向弯折形成的弯曲部位。
作为进一步优化,压线器在盖合状态下,其长为520~560mm,宽为 18~22mm,高为2~5mm。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上压线板、所述下压线板、所述弯折部和所述卡合部一体成型。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手术用压线器的材料为聚丙烯树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443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普外科临床用伤口扩张装置
- 下一篇:新型缝针收纳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