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46578.1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4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白雪玉;谷燕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554 | 分类号: | H01M10/6554;H01M10/65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板 框体 固定部 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 主体部 突起 开口 封闭收容空间 电池模组 换热流道 换热效果 收容空间 周向封闭 周缘间隔 热传递 凹入 向内 | ||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包括:包括:框体,围成周向封闭且在高向开口的收容空间;换热板,固定于框体的下方并封闭收容空间下侧的开口。换热板包括:主体部,设有换热流道;以及固定部,连接于主体部的整个周缘,固定部设有多个缺口,各缺口由固定部的端部向内凹入,多个缺口沿固定部的整个周缘间隔布置,相邻两个缺口之间形成有突起,突起固定连接于框体。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中,缺口的设计减少了换热板与框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了换热板与框体之间的热传递,提高了换热板与电池模组的换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包能量密度及组装效率要求不断提高,电池包内空间也要求越来越紧凑,箱体与换热板一体化设计已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案,成为电池包发展的新趋势。但在一体化设计中,换热板与箱体之间无支撑隔热零部件,而是直接接触,且换热板的材质为金属,导热系数较高,低温环境下,换热系统对电池加热时,会有大量热量传递给箱体,削弱了换热板对电池的加热效果;同理,在高温环境下,换热系统对电池冷却时,换热系统也同时对箱体进行冷却,降低了换热系统的冷却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其能够减少换热板传递给箱体的热量,提高换热板对电池模组的换热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其包括:框体,围成周向封闭且在高向开口的收容空间;换热板,固定于框体的下方并封闭收容空间下侧的开口。换热板包括:主体部,设有换热流道;以及固定部,连接于主体部的整个周缘,固定部设有多个缺口,各缺口由固定部的端部向内凹入,多个缺口沿固定部的整个周缘间隔布置,相邻两个缺口之间形成有突起,突起固定连接于框体。
在一实施例中,突起设有沿高向贯通的固定孔;电池包还包括:第一紧固件,穿过固定部的突起的固定孔而将突起固定于框体上。
在一实施例中,突起焊接或粘接连接于框体。
在一实施例中,框体包括:外框,围成收容空间;分隔梁,设置于收容空间内并沿横向或纵向延伸且固定连接于外框,分隔梁将收容空间分割为多个子空间;换热板的主体部设有与分隔梁相对应的凸台,凸台由换热板的背离分隔梁的一侧向上凹入并向分隔梁突出,凸台固定于对应的分隔梁上。
在一实施例中,与分隔梁相对应的凸台为多个且间隔设置并沿分隔梁的延伸方向排成一排。
在一实施例中,电池包还包括:第二紧固件,穿过对应的凸台而固定于分隔梁上。
在一实施例中,凸台粘接或焊接固定于分隔梁上。
在一实施例中,换热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相对第二板更靠近框体设置,凸台经由第一板和第二板一起冲压形成。
在一实施例中,电池包还包括:多个电池模组,分别收容于对应的子空间中,且各电池模组与换热板的主体部导热接触。
在一实施例中,各电池模组经由结构胶固定于换热板的主体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中,多个缺口的设置减少了换热板与框体的接触面积,减少了换热板与框体之间的热传递,从而提高了换热板对电池模组的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的组装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图2中的圆圈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沿图2中的A-A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的圆圈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2中的换热板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465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热管理系统、充电架及换电站
- 下一篇:新型射频开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