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承口中空壁缠绕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50078.5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2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德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6 | 分类号: | F16L9/16;F16L9/18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7 | 代理人: | 王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缠绕 缓冲件 高密度聚乙烯外层 金属件 高密度聚乙烯 空壁缠绕管 管材 承口 管体 卡头 内层 本实用新型 抗冲击能力 交替排列 内部设置 缠绕管 环刚度 缓冲腔 金属体 拉伸 硬物 穿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承口中空壁缠绕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是由管道、承口一和承口二构成,所述管道是由高密度聚乙烯内层、高密度聚乙烯外层、缠绕缓冲件和缠绕金属件构成,所述缠绕缓冲件和所述缠绕金属件位于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内层和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外层之间并依次交替排列,所述缠绕缓冲件与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外层之间通过高强度溶胶进行连接,所述缠绕缓冲件的内部设置有缓冲腔,所述缠绕金属件是由金属体、卡头一和卡头二构成。有益效果:提高了管材的拉伸强度及环刚度,提高了管材的抗冲击能力,减轻缠绕管的重量,便于连接,同时通过管肋的作用能够避免管道与地面直接接触而被硬物穿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双承口中空壁缠绕管。
背景技术
缠绕管,大口径缠绕管,双壁缠绕管,中空缠绕管是一种以高密度聚乙烯为原料,经缠绕焊接成型的一种管材,由于其独特的成型工艺,可以生产直径达三米的管材,这是其他生产工艺难以完成的,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中空缠绕管普遍存在抗冲击能力差,质量较重,不便于连接的情况,还有在施工运输中,由于托拉拽等原因,容易造成管体外壁被硬物损伤,造成管壁穿透,给使用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影响使用寿命。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承口中空壁缠绕管,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承口中空壁缠绕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是由管道、承口一和承口二构成,所述承口一位于所述管体的一端,所述承口二位于所述管道的另一端,所述管道是由高密度聚乙烯内层、高密度聚乙烯外层、缠绕缓冲件和缠绕金属件构成,所述缠绕缓冲件和所述缠绕金属件位于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内层和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外层之间并依次交替排列,所述缠绕缓冲件与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外层之间通过高强度溶胶进行连接,所述缠绕缓冲件的内部设置有缓冲腔,所述缠绕金属件是由金属体、卡头一和卡头二构成,所述缠绕金属件与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内层之间形成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承口一和所述承口二的内径相同,并且,所述承口一和所述承口二的内径大于所述管道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管肋。
进一步的,所述缠绕金属件的顶端为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缠绕缓冲件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卡头一相匹配的限位条一,所述缠绕缓冲件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卡头二相匹配的限位条二。
进一步的,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内层和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外层的内部分别均设置有高强度钢骨架增强层,所述高强度钢骨架增强层是由高强度钢丝一和高强度钢丝二左右螺旋缠绕而成的网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有由承口一、承口二、高密度聚乙烯内层、高密度聚乙烯外层、缠绕缓冲件和缠绕金属件、高强度溶胶、缓冲腔和空腔构成的管体结构,从而提高了管材的拉伸强度及环刚度,提高了管材的抗冲击能力,减轻缠绕管的重量,便于连接,同时通过管肋的作用能够避免管道与地面直接接触而被硬物穿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双承口中空壁缠绕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双承口中空壁缠绕管的管体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双承口中空壁缠绕管的高强度钢骨架增强层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德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德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00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旧城改造外立面太阳能水管序化装置
- 下一篇:石油管体及石油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