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分气和干气制氢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50325.1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8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珍光;马海峰;王浩然;刘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联合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48 | 分类号: | C01B3/48;C01B3/56;F23D14/02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地址: | 257200 山东省东营市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放气缓冲罐 混合气 缓冲罐 本实用新型 混合管线 输出管线 解析气 干气 制氢 气体循环装置 管线连接 氢气输送 物料消耗 氢气罐 燃料气 燃烧炉 开工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分气和干气制氢的装置。其技术方案是:PSA系统的顶部产生的氢气输送到氢气罐,PSA系统底部通过管线连接到逆放气缓冲罐,在逆放气缓冲罐的顶部连接有逆放气缓冲罐管线,逆放气缓冲罐管线的右侧设有解析气管线,逆放气缓冲罐管线与解析气管线的下部连接到混合管线,通过混合管线连接到混合气缓冲罐的顶部,在混合气缓冲罐的下部设有输出管线,混合气缓冲罐通过输出管线连接到燃烧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放火柜,在PSA系统中添加了混合气缓冲罐,将使反应产生的混合气被气体循环装置收集后作为燃料气使用,有效降低开工时物料消耗降低了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氢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低分气和干气制氢的装置。
背景技术
以低分气和干气为原料气制备氢气是当前制氢的主流工艺。现有技术中干气制氢装置开工时首先进行循环升温,升温结束进料之后需要等中变气合格之后才可以进PSA 变压吸附分离技术,然后PSA 产出的氢气在合格之后进氢气管网送至加氢使用,期间产生的解析气和逆放气需要放火炬来置换系统,造成干气制氢装置开工时物料浪费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低分气和干气制氢的装置,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放火柜,在PSA 系统中添加了混合气缓冲罐,将使反应产生的混合气被气体循环装置收集后作为燃料气使用,有效降低开工时物料消耗降低了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PSA系统、逆放气缓冲罐、混合气缓冲罐、燃烧炉、氢气罐、逆放气缓冲罐管线、解析气管线、混合管线、输出管线、压控调节阀、压力调节阀,PSA系统的顶部产生的氢气通过管线输送到氢气罐,PSA系统底部通过管线连接到逆放气缓冲罐,在逆放气缓冲罐的顶部连接有逆放气缓冲罐管线,逆放气缓冲罐管线的右侧设有解析气管线,逆放气缓冲罐管线与解析气管线的下部连接到混合管线,通过混合管线连接到混合气缓冲罐的顶部,在混合气缓冲罐的下部设有输出管线,混合气缓冲罐通过输出管线连接到燃烧炉。
优选的,逆放气缓冲罐管线、解析气管线与混合管线形成三通管。
优选的,在逆放气缓冲罐管线上设有压力调节阀。
优选的,在输出管线上设有压控调节阀。
优选的,PSA系统底部产生的逆放气进入逆放气缓冲罐,逆放气从顶部经过压力调节阀与解析气混合后一起进入混合气缓冲罐,混合气通过底部的压控调节阀进入燃烧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放火柜,在PSA 系统中添加了混合气缓冲罐,将使反应产生的混合气被气体循环装置收集后作为燃料气使用,有效降低开工时物料消耗降低了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PSA系统底部产生的逆放气在进入逆放气缓冲罐后,从顶部经过压力调节阀与解析气混合后一起进入混合气缓冲罐,再通过底部的压控调节阀进入燃烧炉。将收集到混合气缓冲罐中的混合气送入燃烧炉中作为燃料气使用,为燃烧炉提供了一定的燃料,实现了混合气中的可燃气部分重复利用,减少了能耗,同时避免了这部分混合气直接在放火柜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PSA系统1、逆放气缓冲罐2、混合气缓冲罐3、燃烧炉4、氢气罐5、逆放气缓冲罐管线6、解析气管线7、混合管线8、输出管线9、压控调节阀10、压力调节阀11、放火柜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联合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营联合石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03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地热能甲醇重整制氢的热电氢三联供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氢气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