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乘用车后纵臂衬套内骨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50654.6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1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项昌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高求美达橡胶金属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4 | 分类号: | B60G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21521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陷部 金属条 注塑件 本实用新型 乘用车 后纵臂 内骨架 衬套 圆柱体结构 偏心结构 向下凹陷 长条形 固定孔 易加工 重量轻 受力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乘用车后纵臂衬套内骨架,其包括一长条形的金属条,所述金属条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金属条中部设置向下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外套设一圆柱形的注塑件;沿所述金属条长度的方向,所述注塑件的长度大于所述凹陷部的长度;所述注塑件将所述凹陷部全部覆盖。本实用新型的乘用车后纵臂衬套内骨架利用中部的圆柱体结构受力较轻的情况,将其改为注塑件,并且针对其偏心结构,设置凹陷部,以提高其结合的强度。本实用新型具有重量轻,易加工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乘用车后纵臂衬套内骨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消费者对于汽车的舒适和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乘用车后纵臂衬套内骨架为纯铁骨架,其结构是一长条结构,两端设置固定孔,中部偏心设置一圆柱形结构。其结构加工较为困难,且其重量达到423克,且中部重且悬空,容易产生震动,降低其使用寿命、或发出噪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满足结构刚度要求,自重轻的乘用车后纵臂衬套内骨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乘用车后纵臂衬套内骨架,其包括一长条形的金属条,所述金属条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条中部设置向下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外套设一圆柱形的注塑件;沿所述金属条长度的方向,所述注塑件的长度大于所述凹陷部的长度;所述注塑件将所述凹陷部全部覆盖。
优选的,所述凹陷部具有平行于所述金属条的底部,所述凹陷部的底部与所述注塑件的轴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注塑件通过注塑工艺附着在所述金属条上。
优选的,所述凹陷部的长度小于等于金属条的1/3。
优选的,所述金属条的材质为钢、不锈钢或铝合金。
优选的,所述注塑件的材质为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乘用车后纵臂衬套内骨架利用中部的圆柱体结构受力较轻的情况,将其改为注塑件,并且针对其偏心结构,设置凹陷部,以提高其结合的强度。本实用新型具有重量轻,易加工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一种乘用车后纵臂衬套内骨架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金属条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乘用车后纵臂衬套内骨架包括一长条形的金属条10,金属条10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孔12。金属条10中部通过冷镦工艺加工出一向下凹陷的凹陷部14,凹陷部14外通过注塑工艺套设一圆柱形的注塑件16;沿金属条10长度的方向,注塑件16的长度大于凹陷部14的长度以将凹陷部14全部覆盖。凹陷部14具有平行于金属条10的底部18,凹陷部14的底部18与注塑件16的轴线重合。注塑件16被凹陷部14在长度方向限位,在横向,凹陷部14的底部18位于注塑件16的中心,因而具有较好的横向强度。
进一步地,凹陷部14的长度小于等于金属条10的1/3,避免强度过低。
进一步地,金属条10的材质为钢、不锈钢或铝合金。
进一步地,注塑件16的材质为塑料。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高求美达橡胶金属减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高求美达橡胶金属减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06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