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51011.3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7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龚章平;江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东屋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3/00 | 分类号: | E05B3/00;E05B15/00;E05B63/04 |
代理公司: | 32242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浩<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100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旋转点 从动机构 限位装置 主动机构 接触点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包括一个可以自由旋转的固定旋转点,所述固定旋转点围绕B轴旋转;还包括一个可以同时与第一缺口一侧接触的第一接触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限位装置的位置的调整,可以改变主动机构带动从动机构转动的方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限位装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限位装置主要应用于家用锁具中。
背景技术
在使用智能家用锁上抬把手反锁时,换向离合装置处于合的状态,输出轴旋转锁舌伸出,门反锁;下压把手开门时,换向离合装置属处于离的状态,离合装置不能带动输出轴转动,无法开门。
当从左开门换成右开门,或者从右开门换成左开门时,原来上抬把手动作使换向离合装置的转向相反,换向离合装置处于离的状态无法使输出轴转动,将门反锁;原来下压把手动作使换向离合装置转向相反,换向离合装置处于合的状态,会误将门打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限位装置,在把手换向后,上抬把手时换向离合装置依旧处于合的状态,正常反锁;下压把手时换向离合装置处于离的状态无法开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限位装置,包括一个可以自由旋转的固定旋转点,所述固定旋转点围绕B轴旋转;还包括一个可以同时与第一缺口一侧接触的第一接触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接触点可以同时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接触。
作为优选方案,包括一个固定旋转点和第一接触点、第二接触点,所述第一接触点与第一缺口的一侧接触时,主动机构可以带动从动机构沿某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接触点与第一缺口的另一侧接触时,主动机构可以带动从动机构沿另一方向运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可以同时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接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限位装置为一段不易变形的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限位装置的位置的调整,可以改变主动机构带动从动机构转动的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离合装置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2是离合装置爆炸图。
图3是从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换向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换向键逆时针旋转状态示意图。
图7是换向键顺时针旋转状态示意图。
图8是离合装置加入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9是离合装置转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把手换向机构,包括把手1,把手1的一端固定连接把手轴11,把手轴11固定连接有拨杆2,拨杆2上还活动连接有连杆3的一端,连杆3的另一端与主动机构连接,当把手1向上转动时,拨杆2向下运动,并带动连杆3向下运动,带动主动机构顺时针转动;当把手1向下转动时,拨杆2向上运动,并带动连杆3向上运动,带动主动机构逆时针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东屋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东屋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10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