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速电动汽车转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52756.1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8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谢鹏伟;段明双;李志刚;孔镱森;徐勇;郝德军;黄峰峰;崔红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合众鑫辉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 |
代理公司: | 11265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振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助力转向 转向传动轴 转向器总成 管柱 制动器 本实用新型 电动车 管柱套 转向节 方向盘 驾驶 电动汽车 副驾驶位 驾驶疲劳 前轮中心 转向结构 舒适性 中腿部 前轮 省力 下端 便利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低速电动汽车转向结构,其包括方向盘、电动助力转向管柱总成、转向传动轴、转向器总成、转向节及制动器。所述方向盘与所述电动助力转向管柱总成设置的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固定连接,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套设下连接转向传动轴;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套设在转向传动轴上段的外部,转向传动轴的下端与转向器总成连接,转向器总成通过转向节与制动器连接,制动器与电动车的前轮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转向器总成设置在前轮中心轴线的前方,其能增加低速电动车驾驶位和副驾驶位的内部空间,增加驾驶过程中腿部的舒适性。同时,通过电动助力转向管柱总成的设置,能使转向更加便利、省力,避免驾驶员的驾驶疲劳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结构,具体涉及一种低速电动汽车转向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动车以其价格低廉、性能稳定、环保的优势逐渐被大众所接受。电动汽车行驶时,根据路面情况需经常改变行驶方向。改变电动汽车的行驶方向是通过驾驶员根据行驶需要操纵方向盘,进而通过转向系统使电动汽车车轮相对电动汽车纵向轴线偏转相应的角度。由于现有的电动汽车的转向是方向机直接推动转向节使车轮转动,这样方向机需要很大的推力才能推动车轮转向,会使驾驶员感觉很沉、费力。由于行驶过程中操纵方向盘十分频繁,若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所需的力气很大,则易造成驾驶疲劳。
同时,在出行便利的同时,消费者对于汽车驾驶舒适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现有的低速电动车大多数内部空间较小,会使驾驶者觉得空间压抑,不愿意长期驾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速电动汽车转向结构。
一种低速电动汽车转向结构,包括方向盘、电动助力转向管柱总成、转向传动轴、转向器总成、左前制动器、右前制动器、左转向节、右转向节、左前减震器及右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盘与所述电动助力转向管柱总成设置的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固定连接,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套设在所述转向传动轴上端端部,所述转向传动轴的下端与电动助力转向管柱总成连接,所述转向传动轴的下端与所述转向器总成连接,所述转向器总成设置在前轮中心轴线的前方,所述转向器总成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左转向节、右转向节一一对应与所述左前制动器、右前制动器固定连接,左前制动器、右前制动器均为盘式制动器,左前制动器、右前制动器分别固定安装在左前轮和右前轮上;所述左前减震器和右前减震器的上端与车架连接,所述左前减震器和右前减震器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左前制动器、右前制动器固定连接。
进一步为:所述电动助力转向管柱总成包括电动助力转向管柱、电动机、控制器以及安装支架,所述电动机与控制器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电动助力转向管柱上,所述电动机与控制器之间通过线束实现控制连接。
进一步为: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电动机支架、控制器支架及车架支架,所述电动助力转向管柱总成通过车架支架与电动汽车的车架固定连接,电动机支架与电动助力转向管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动机支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为一体式设计,第二壳体具有一下连接面,所述下连接面为一环面,其上设置有四个连接孔;第一壳体为阶梯型的空心柱体,第一壳体直径较大一端形成法兰面,另一端密封,电动机固定设置在法兰面上,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通,电动机设置的驱动轴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蜗杆联动,蜗杆与设置在第二壳体内的涡轮啮合,所述涡轮固套在所述电动助力转向管柱上,从而实现电动助力转向的功能。
进一步为:所述控制器支架为L型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下连接面上,所述车架支架为一倾斜的L型支架且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的连接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及有益效果:通过将转向器总成设置在前轮轴中心线的前部,使得前驾驶位和副驾驶位内的空间增大,增加车内人员腿部的空间,进而提高驾驶者的操作舒适性。电动助力转向管柱总成的设置能减轻驾驶者转向时的力度,改善驾驶者的驾驶手感,避免驾驶员的驾驶疲劳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合众鑫辉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合众鑫辉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27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V字形方向盘装饰件的安装结构及汽车
- 下一篇:智能机器人底盘和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