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线电缆收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53085.0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7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桂康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康哲 |
主分类号: | B65H54/553 | 分类号: | B65H54/553;B65H54/44;B65H57/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大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7 | 代理人: | 徐杨松 |
地址: | 4300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线盘 导线轮 滑槽 电线电缆 安装板 下滑座 底板 导线组件 复位组件 收线装置 转动连接 滑动架 复位 滑块 收线 本实用新型 滑动连接 滑动套设 驱动组件 竖直设置 左右两侧 左右移动 滑动 导杆 缓冲 减小 轮滑 绕过 受力 转动 指向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线电缆收线装置,包括底板、收线盘和导线组件;收线盘设置于底板上方;导线组件的滑动架包括下滑座和下滑座左右两侧一体竖直设置的第三安装板;下滑座滑动套设于导杆上;两个第三安装板内侧均设有指向后上方的滑槽,滑槽内设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两个滑块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导线轮;第一导线轮位于收线盘上方前侧,且两端与两个第三安装板均转动连接;当第三导线轮因受力在滑槽内滑动复位组件缓冲并复位;使用时,电线电缆一端依次绕过第一导线轮和第三导线轮,最终绕在收线盘上,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滑动架左右移动,转动收线盘收线,收线盘收线过快时第三导线轮滑动减小其影响,并通过复位组件进行复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电线电缆收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行业是中国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行业,产品品种满足率和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超过90%,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电线电缆总产值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电线电缆生产国。伴随着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高速发展,新增企业数量不断上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在电缆的加工工序中,收线是重要的一步工序,可和拉丝机配套使用,当获得理想丝径后,通过收线机将线收起来,也可以将加工完毕的电缆缠绕在收线盘上进行储存运输,现有技术中的电缆收线机是将收线盘安装到收线机上,然后由收线机带动收线盘转动进行收线工作,由于收线盘固定在一个位置,使线集中在收线盘的中部,收线盘的两头分布的线比较少,导致收线不均匀,收线效果不好;同时,收线盘转动收线过快时,电线电缆发生拉扯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线电缆收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线电缆收线装置,包括底板、收线盘和导线组件;底板左右两侧分别一体竖直设置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收线盘设置于底板上方,且位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
导线组件包括滑动架、第一导线轮和第三导线轮;滑动架包括下滑座和下滑座左右两侧一体竖直设置的第三安装板;下滑座滑动套设于两根水平导杆上,导杆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相连接;两个第三安装板内侧均设有指向后上方的滑槽,且滑槽位于收线盘后上方,滑槽内设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第三导线轮设置于两个滑块之间且与两个滑块均转动连接的;
第一导线轮位于收线盘上方前侧,且第一导线轮高于第三导线轮,第一导线轮位于两个第三安装板之间,且与两个第三安装板均转动连接;
导线组件还包括复位组件,以当第三导线轮因受力在滑槽内滑动后将第三导线轮复位;
导线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以驱动滑动架在导杆上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首先将电线电缆的一端依次绕第一导线轮和第三导线轮,最终绕在收线盘上,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滑动架左右移动,转动收线盘进行收线达到收线目的,滑槽的设置,使得当收线盘转收线过快时,第三导线轮在滑槽内滑动,以减小其对电线电缆造成的影响,复位组件对第三导线轮因受力在滑槽内滑动后进行复位。
进一步: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丝杆和第一电机,丝杆与下滑座螺母丝杆连接,丝杆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转动连接,第一电机安装在第二安装板上,且第一电机输出端与丝杆一端相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电机驱动与下滑座螺母丝杆连接的丝杆,即可驱动滑动架左右移动,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
进一步:复位组件包括拉簧,拉簧设置于第三安装板外侧且平行于滑槽设置,拉簧的一端与滑块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安装板一体设置的凸台相连接,且凸台位于滑槽外端延长线上。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凸台设置于滑槽外端延长线上,使得拉簧受力方向与滑块滑动方向相一致,受力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康哲,未经桂康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30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金丝缠绕装置
- 下一篇:一种行车钢丝绳绕线器修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