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侧支模的混凝土施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55377.8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3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胡君;王木清;王熙;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06 | 分类号: | E04G11/06;E04G1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侯文龙;王灵灵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杆 顶模器 可调 胎模 混凝土施工 单侧支模 主龙骨 调节螺套 次龙骨 墙体 浇筑 本实用新型 顶杆端头 距离增加 螺纹结构 模板设置 模板支撑 旋转调节 一端设置 螺纹 顶紧 减小 螺套 垂直 保证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侧支模的混凝土施工系统,其包括:模板,模板设置在待浇筑墙体的一侧,待浇筑墙体的另一侧为胎模;主龙骨,主龙骨设置在模板外侧;次龙骨,次龙骨垂直于主龙骨设置;可调长度顶模器,可调长度顶模器包括第一顶杆、第二顶杆和调节螺套;第一顶杆、第二顶杆的一端设置螺纹结构;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设置螺纹的端部分别与调节螺套两端连接,通过旋转调节螺套使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端头的相对距离增加或减小;可调长度顶模器设置在模板和胎模之间,第一顶杆对应于模板,第二顶杆对应于胎模。单侧支模的混凝土施工系统能够保证各个位置的可调长度顶模器均能够顶紧在胎模和模板之间,保证模板支撑位置精度和支撑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板支设和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侧支模的混凝土施工系统。
背景技术
在地下室墙体因条件限制只能采用单侧支模情况下,往往因为以护坡桩或初次衬砌作为一侧胎模,另一侧单侧支模时各部位的墙体厚度都不同而无法做到精准控制模板定位,现有顶模棍都是固定长度。
目前施工的顶模棍为固定尺寸钢筋短棍,焊接在墙体主筋辅上助顶模,因墙体纵向钢筋具有一定的弹性,在顶模棍受到模板的加固侧压力后会连同钢筋一同偏位,从而失去控制模板定位的功能,因此需要用顶模棍顶在后方胎模上,将侧压力传递到后方胎模。但是因为胎模抹灰不平整,导致每个部位的墙厚都不一致,顶模棍长度也需要各不相同,因此存在无法加工或不能精确调节各部位顶模长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侧支模的混凝土施工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侧支模的混凝土施工系统,所述施工系统用于地下室墙体单侧模施工;其包括:模板,所述模板设置在待浇筑墙体的一侧,待浇筑墙体的另一侧为胎模;主龙骨,所述主龙骨设置在模板外侧;次龙骨,所述次龙骨垂直于所述主龙骨设置;可调长度顶模器,所述可调长度顶模器包括第一顶杆、第二顶杆和调节螺套;所述第一顶杆的一端设置螺纹结构,第二顶杆的一端设置螺纹结构;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设置螺纹的端部分别与调节螺套两端连接,通过旋转调节螺套使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端头的相对距离增加或减小;所述可调长度顶模器设置在模板和胎模之间,第一顶杆对应于模板,第二顶杆对应于胎模。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单侧支模的混凝土施工系统,进一步,还包括止水片,所述止水片中部为螺杆孔;止水片插入第二顶杆内,与第二顶杆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单侧支模的混凝土施工系统,进一步,还包括撑杆,所述撑杆垂直固定在第二顶杆未设置螺纹结构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单侧支模的混凝土施工系统,进一步,还包括锁止环,所述锁止环包括环体、环套和滑块;所述环套与环体的一端连接,所述滑块设置在环体的内壁;所述第一顶杆和/或第二顶杆上设置与轴向方向平行的滑道;锁止环安装在所述第一顶杆和/或第二顶杆上,滑块位于所述滑道内;所述环套的内腔与调节螺套端部结构相同,锁止状态下调节螺套端部插入环套的内腔。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单侧支模的混凝土施工系统,进一步,所述滑道的数量为2-6个,呈圆周状均匀布置在顶杆的外壁;所述滑块的数量与滑道的数量相同。
单侧支模的混凝土施工系统使用时:通过旋转调节螺套使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端头的相对距离增加或减小,进而保证各个位置的可调长度顶模器均能够顶紧在胎模和模板之间,保证模板支撑位置精度和支撑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单侧支模的混凝土施工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可调长度顶模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53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更换的建筑模板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双面叠合剪力墙连接处的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