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力发电厂石膏作为灰场堆积坝坝基的构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56471.5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20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全;李明阳;陈善应;罗先进;徐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0 | 分类号: | E02D27/40;E02D31/06;E02D17/2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李余江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膏 堆积 坝基 防渗膜 本实用新型 火力发电厂 初期坝 锚固沟 边坡 端头 堆场 灰场 灰渣 压膜 构筑 防水材料 灰渣堆场 运行成本 灰渣袋 体表面 夯实 焊接 邻近 覆盖 服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厂石膏作为灰场堆积坝坝基的构筑结构,包括初期坝,在初期坝的后方设有堆积坝,堆积坝的后方设有堆积坝坝基石膏,在石膏坝基体表面及边坡面,覆盖一层1.0mm厚的HDPE防渗膜作为防水材料,HDPE防渗膜采用焊接进行连接,并在边坡的端部采用锚固沟进行压膜,锚固沟内采用灰渣进行夯实,在邻近当前堆积坝端头采用袋装灰渣袋进行防渗膜端头压膜。本实用新型是采用石膏作为灰渣堆积坝的坝基构筑结构,石膏的充分利用,增加了堆场石膏的堆存量,提高了堆场的服务年限,降低了灰渣堆场的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灰场堆积坝坝基的构筑结构,属于火力发电厂灰场的环境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过程中产生灰渣及石膏两种废渣,需送入专门的灰渣堆场进行堆存。灰渣堆场靠筑坝获得库容,一般先用土石坝材料构筑初期坝,初期坝堆满后再用灰渣构筑堆积坝加高,以便在有限的堆场面积上获得更大的库容。
煤炭在锅炉中燃烧后的两种固体残留物为灰和渣,俗称灰渣。其中,随烟气由锅炉尾部排出,经除尘器收集而得到的固体颗粒为粉煤灰,从炉膛底部收集得到的颗粒较大或呈块状的则为炉底渣。灰渣的颗粒较粗,主要成为是SiO2、Al2O3、Fe2O3、CaO等氧化物,其中SiO2的含量约40%~50%,其强度较高。目前,灰渣在灰渣堆场中直接用于堆积坝及坝基的构筑材料,每级堆积坝坝高大都约10m,堆积坝外坡综合坡比在1:3.5~1:4.0。
脱硫石膏是由燃煤电厂进行湿法石灰/石灰石―石膏法脱硫而产生的以CaSO4·2H2O为主要成分的工业副产物,石膏量主要是由煤含硫(S)量确定,石膏颗粒较灰渣颗粒细,其强度指标低于灰渣。在灰渣堆场中,石膏通常堆存在堆场的尾部,远离坝体,不得作为堆积坝的筑坝和坝基材料。
近些年,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煤质含硫(S)量的变化,国内大部分的火力发电厂均面临如下现状:一、随着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灰渣和石膏均有不同程度的需要,灰渣和石膏的综合利用率不同程度的增大,进入灰场堆存的灰渣和石膏量均有所减少。二、大部分电厂的原料煤含硫(S)量均有所增大,导致石膏量增大,甚至出现倍数级增大。三、目前灰渣综合利用率在90%以上,而石膏综合利用率不到40%。
综合以上三种现状,导致灰渣堆场的现状如下:
1.进入灰渣堆场的灰渣量大量减少,不够同时用于堆积坝的筑坝和坝基材料。
2.虽然石膏有部分综合利用,但进入灰场堆存的石膏量依然高于原设计的石膏;
3.因灰渣和石膏量的不匹配,导致大多数灰渣堆场出现灰渣堆存区上升速度慢,石膏堆存区上升速度快,灰渣堆存区的堆积坝筑坝速度跟不上场内石膏的上升速度,导致坝前低、场内堆高的现象。这样不符合设计的堆积坝始终高于堆积面的要求,不利于安全稳定运行,尤其是在雨季容易导致洪水漫顶,引发溃坝和环境污染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力发电厂灰场堆积坝坝基的构筑结构,以便灰渣堆场在初期坝堆满后能够实现石膏作为灰渣堆积坝的坝基,实现堆积坝筑坝速度与场内堆积面上升速度的匹配、满足灰渣堆场的持续堆放、达到稳定、安全和环保的运行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构筑结构包括初期坝,在初期坝的后方设有堆积坝,堆积坝的后方设有堆积坝坝基石膏,在石膏坝基体表面及边坡面,覆盖一层1.0mm厚的HDPE防渗膜作为防水材料,HDPE防渗膜采用焊接进行连接,并在边坡的端部采用锚固沟进行压膜,锚固沟内采用灰渣进行夯实,在邻近当前堆积坝端头采用袋装灰渣袋进行防渗膜端头压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64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公路软土地基支盘桩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接触网U型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