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拖五白黄两基色多色温LED路灯智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56989.9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3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邓明鉴;苏承勇;曾凡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绿色科技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重庆绿色科技智慧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50 | 分类号: | H05B45/50 |
代理公司: | 重庆谢成律师事务所 50224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43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拖五白黄两 基色 多色 led 路灯 智能 系统 | ||
1.一种一拖五白黄两基色多色温LED路灯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LED驱动电路、五个两基色LED灯、主控器、电力载波通信单元、ZigBee通信模块、ZigBee基站和远程监控服务器;
所述LED驱动电路与两基色LED灯连接,所述主控器与LED驱动电路连接;
所述主控器与电力载波通信单元连接,所述电力载波通信单元与电力线耦合连接,电力线与远程监控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主控器与ZigBee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所述ZigBee通信模块与ZigBee基站通信连接,所述ZigBee基站与远程监控服务器通信连接;
所述两基色LED灯包括白光LED阵列和黄光LED阵列;所述白光LED阵列和黄光LED阵列并联;
所述LED驱动电路包括开关电路和调光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输入端与主控器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两基色LED灯连接;所述调光电路的控制输入端与主控器连接;所述调光电路的输出端与两基色LED灯连接;
所述电力载波通信单元包括控制芯片U1、电力线载波调制芯片U2、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可变电阻R23、电容C1、电容C2、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直流低频电容C12、直流低频电容C13、直流低频电容C14、直流低频电容C15、电感L1、电感L3、三极管Q3、三极管Q4、发光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熔断器F1、晶振X1、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单掷开关S2和耦合变压器T1;
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2作为控制芯片U1的数据输入端与主控器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3作为数据输出端与主控器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4通过电容C1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5通过电容C2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4通过晶振X1与控制芯片U1的引脚5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1与直流低频电容C15的负极连接;所述直流低频电容C15的正极连接到电源VCC3,所述直流低频电容C15的正极通过单刀单掷开关S1与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1的引脚1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1通过电阻R3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20与电源VCC3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15通过电阻R15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7与电源VCC3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11通过单刀单掷开关S2接地;
所述电力线载波调制芯片U2的引脚7作为电力线载波调制芯片U2的数据输入端与主控器连接;所述电力线载波调制芯片U2的引脚8作为电力线载波调制芯片U2的数据输出端与主控器连接;所述电力线载波调制芯片U2的引脚9接地;所述电力线载波调制芯片U2的引脚3与直流低频电容C13的正极连接;所述直流低频电容C13的负极接地;所述电力线载波调制芯片U2的引脚18与电源VCC3连接;所述电力线载波调制芯片U2的引脚18与直流低频电容C14的正极连接,所述直流低频电容C14的负极接地;所述电力线载波调制芯片U2的引脚18通过电容C7接地;所述电力线载波调制芯片U2的引脚4通过电阻R19与电阻R2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1的引脚11连接;所述电阻R19与电阻R20的公共连接点与电源VCC3连接;所述电力线载波调制芯片U2的引脚4通过电阻R18与电感L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感L3另一端通过电容C6与电阻R1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与三极管Q3和电阻R16的公共连接点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与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与二极管D3和发光二极管D2的公共连接点连接;所述二极管D3和发光二极管D2的公共连接点接地;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与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感L1的一端与二极管D3的负极和二极管D4的正极的公共连接点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容C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与电力线载波调制芯片U2的引脚1连接;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与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和二极管D4的正极的公共连接点通过电阻R22与电容C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与直流低频电容C12的负极连接;所述直流低频电容C12的正极接地;所述直流低频电容C12的正极通过电容C9与电源VCC3连接;
所述耦合变压器T1由两绕组电感线圈耦合组成,所述两绕组电感线圈包括电感线圈L4和电感线圈L5;所述电感线圈L4与电感线圈L5耦合;所述电感线圈L4一端与电容C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作为电力载波通信单元的电力线相线耦合连接端与电力线相线耦合连接;所述电感线圈L5一端与熔断器F1的一端连接,所述熔断器F1的另一端作为电力载波通信单元的电力线零线耦合连接端与电力线零线耦合连接;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通过可变电阻R23与熔断器F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1的一端与电容C10和可变电阻R23的公共连接点连接,所述电阻的R21的另一端与电容C10和电感线圈L4的公共连接点连接;所述电感线圈L5的一端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发光二极管D2和电阻R16的公共连接点连接;所述电感线圈L5的另一端连接到电容C9和电源VCC3连接的一端;所述直流低频电容C12和电容C8的公共连接点与电感线圈L5和电容C9的公共连接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绿色科技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重庆绿色科技智慧城市建设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绿色科技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重庆绿色科技智慧城市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698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