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星周转式3D曲面玻璃抛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57909.1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5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加富;缪磊;蔡建明;王炫铭;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41/06;B24B4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盘 行星 抛光 周转式 容纳室 载具 本实用新型 玻璃抛光机 传动组件 抛光机构 玻璃 抛光均匀性 顶部敞开 抛光盘 排出 转动 容纳 施加 室内 保证 统一 | ||
1.一种行星周转式3D曲面玻璃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抛光机构(1);以及
设于抛光机构(1)正上方的行星周转式抛光载具(2),该行星周转式抛光载具(2)包括:
载盘容纳室(24),该载盘容纳室(24)在其顶部敞开;
载盘(21),该载盘(21)设于载盘容纳室(24)内;
至少两个子行星载盘(23),该子行星载盘(23)设于载盘(21)之上;以及
传动组件(22),该传动组件(22)设于载盘容纳室(24)的正下方,该传动组件(22)包括:
纵向延伸的传动主轴(221);
套设于传动主轴(221)上的传动齿轮(222);以及
与传动齿轮(222)相啮合的至少两个子行星齿轮(224),
其中,子行星齿轮(224)的上端面中心处固接有纵向延伸的子传动轴(225),传动齿轮(222)与传动主轴(221)相固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周转式3D曲面玻璃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子行星齿轮(224)的数目与子行星载盘(23)的数目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周转式3D曲面玻璃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子传动轴(225)从下往上依次穿过载盘容纳室(24)及载盘(21)后与子行星载盘(23)的底部相固接,以使得子行星载盘(23)悬浮于载盘(21)的上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星周转式3D曲面玻璃抛光机,其特征在于,载盘容纳室(24)包括底壁(241)及裙部(243),裙部(243)结合于底壁(241)的外周并且沿着该底壁(241)的外周向上延伸,底壁(241)与水平面间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的角度大小为5°~15°,底壁(241)的最低处开设有连通载盘容纳室(24)内外的排屑口(24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星周转式3D曲面玻璃抛光机,其特征在于,载盘(21)的上表面形成有位于子行星载盘(23)正下方的排屑斜面(211),以使得子行星载盘(23)的厚度从内至外呈逐渐变小之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周转式3D曲面玻璃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抛光机构(1)包括:
X向导轨(111),其沿水平方向延伸;
Z向导轨(18),其位于X相导轨(111)的下方且沿竖直方向延伸;
与X向导轨(111)滑动配接的抛光安装架(11);以及
设于抛光安装架(11)正下方的传动转向器(13),
其中,传动转向器(13)的外侧与Z向导轨(18)滑动连接,传动转向器(13)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有抛光驱动电机(15),传动转向器(13)的动力输出端(131)传动连接有抛光组件(14),该抛光组件(14)位于载盘容纳室(24)的正上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星周转式3D曲面玻璃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抛光驱动电机(15)位于传动转向器(13)的旁侧,抛光组件(14)位于传动转向器(13)的正下方。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星周转式3D曲面玻璃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抛光安装架(11)的上表面安装有升降驱动器(12),升降驱动器(12)的动力输出端穿过抛光安装架(11)后与传动转向器(13)相连。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星周转式3D曲面玻璃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抛光组件(14)上罩设有防护组件(17),该防护组件(17)包括防护安装架(171)与防护裙(173),防护裙(173)固接于防护安装架(171)的外周并且从该防护安装架(171)的外周向下延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行星周转式3D曲面玻璃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抛光组件(14)包括:
与传动转向器(13)的动力输出端(131)传动连接的抛光盘(141);以及
从内至外设于抛光盘(141)上表面的内拦液圈(143)与外拦液圈(142),
其中,内拦液圈(143)与外拦液圈(142)关于传动转向器(13)的动力输出端(131)同心设置,抛光盘(141)上、内拦液圈(143)内开设有至少三个内排液通孔,抛光盘(141)上、内拦液圈(143)与外拦液圈(142) 之间开设有至少两个外排液通孔,所述内排液通孔的数量大于所述外排液通孔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790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抛光机自动上下料工作站
- 下一篇:一种卫生管加工用抛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