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伏式坡屋面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59144.5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3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剑;张广军;马丽群;李辰琦;韩青树;秦文军;武威;李乐;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节能减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0 | 分类号: | E04D13/00;E04D13/18;E04D13/16;H02S2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王西江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单元 光伏 坡屋面 屋顶 光伏组件 坡面 本实用新型 发电效率 固定设置 倾斜设置 相对设置 第一端 屋面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式坡屋面,该光伏式坡屋面包括:屋顶基体;框架,固定设置在屋顶基体上;光伏组件,设置在框架的远离屋顶基体的一侧,光伏组件包括多个光伏单元,多个光伏单元沿屋顶基体的坡面顺次设置,每个光伏单元沿坡面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光伏单元的第一端的厚度小于光伏单元的第二端的厚度,以使光伏单元倾斜设置在框架上。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光伏式屋面发电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伏式坡屋面。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也称作太阳能发电,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目前,许多坡屋面也在使用光伏组件,但是现有的光伏组件结构在安装在坡屋面上时,各个光伏单元会发生遮挡,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式坡屋面,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光伏式屋面发电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式坡屋面,光伏式坡屋面包括:屋顶基体;框架,固定设置在屋顶基体上;光伏组件,设置在框架的远离屋顶基体的一侧,光伏组件包括多个光伏单元,多个光伏单元沿屋顶基体的坡面顺次设置,每个光伏单元沿坡面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光伏单元的第一端的厚度小于光伏单元的第二端的厚度,以使光伏单元倾斜设置在框架上。
进一步地,光伏单元包括光伏板和边框,边框围设在光伏板的外周缘,边框的背面为斜面,以使光伏单元倾斜设置在框架上。
进一步地,光伏组件还包括第一防水件,第一防水件设置在沿竖直方向相邻的两个光伏单元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防水件包括防水板,防水板的一端设置在光伏单元的底端,防水板的另一端用于搭接在位于防水板下方的光伏单元上。
进一步地,光伏组件还包括第二防水件,第二防水件设置在沿水平方向相邻的两个光伏单元之间。
进一步地,第二防水件包括防水胶或防水条。
进一步地,框架包括多个水平安装架和多个竖直安装架,两个水平安装架和两个竖直安装架配合形成方形结构,光伏单元设置在方形结构上,水平安装架位于光伏组件和屋顶基体之间,且靠近光伏组件的一侧设置。
进一步地,屋顶基体设置有保温层和防水层。
进一步地,光伏组件由铜铟镓硒材料制成。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光伏式坡屋面包括:屋顶基体、框架以及光伏组件。其中,框架固定设置在屋顶基体上,光伏组件设置在框架的远离屋顶基体的一侧,且光伏组件包括多个光伏单元,多个光伏单元沿屋顶基体的坡面顺次设置,每个光伏单元沿坡面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通过将光伏单元的第一端的厚度设置为小于光伏单元的第二端的厚度,以使光伏单元倾斜设置在框架上,如此设置,能够通过调整光伏单元的倾斜角度,保证光伏组件各个光伏单元不会发生遮挡,进而提升了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式坡屋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1-1处的剖面图;
图3示出了图1中2-2处的剖面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节能减排有限公司,未经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节能减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91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式建筑屋面的檐口结构
- 下一篇:斜部支撑式高强度气楼骨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