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央空调用节能送风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61217.4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50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军;蒋泽运;朱雨珊;文城水;何湘黔;旷国辉;刘熙;邱建成;兰江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华城新能源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02 | 分类号: | F24F13/02;F24F13/08;H02J7/32 |
代理公司: | 52108 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彦栋 |
地址: | 550008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家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隔板 送风管 上通道 本实用新型 下通道 密封条 底板 管道内壁 气体热量 气体通过 气体泄漏 热量交换 上下方向 竖直侧板 中央空调 左右两侧 弹簧 出风 分隔 支承 节能 节约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用节能送风管,它包括横截面呈矩形的送风管本体(1),在送风管本体内设置有水平隔板(2),所述水平隔板将送风管本体分隔为下通道(1‑1)和用于出风的上通道(1‑2),送风管本体的底板与水平隔板之间设有支承所述水平隔板的弹簧(3),在水平隔板的左右两侧端面均设有与送风管本体的竖直侧板相接触的密封条(4)。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上通道中的气体泄漏到下通道中,利用气体对水平隔板的压力与气体的流量和流速的大小呈正相关的特性,水平隔板随上通道中气体的流量和流速的改变而发生上下方向的位移,能避免气体通过较大面积的管道内壁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避免气体热量发生改变,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央空调送风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中央空调用节能送风管。
背景技术
在写字楼、商场等公共场所,中央空调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中央空调的送风管道的截面积恒定,通过送风管道向室内送热气或冷气时,管道内的气体流量和流速不管是多少,管道内气体与管道内壁接触面积始终保持一致;用这样的送风管道输送流量和流速较小的气体时,气体会通过较大面积的管道内壁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导致气体热量发生改变,造成能源被白白浪费,影响中央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因此,很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根据气体的流量和流速来调整气体与管道内壁相对接触面积的中央空调用节能送风管,避免气体通过较大面积的管道内壁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央空调用节能送风管,其可以根据送风管道内的气体流量和流速的大小,调整气体与管道内壁的相对接触面积,避免气体通过较大面积的管道内壁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节约能源,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央空调用节能送风管,它包括横截面呈矩形的送风管本体,在送风管本体内设置有水平隔板,所述水平隔板将送风管本体分隔为下通道和用于出风的上通道,送风管本体的底板与水平隔板之间设有支承所述水平隔板的弹簧,在水平隔板的左右两侧端面均设有与送风管本体的竖直侧板相接触的密封条。
上述的中央空调用节能送风管是,送风管本体的顶板和两竖直侧板的外壁面贴覆安装有温差发电片,所述温差发电片通过充放电控制器与蓄电池连接。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在送风管本体内设置水平隔板将送风管本体分隔为下通道和用于出风的上通道,在送风管本体的底板与水平隔板之间设置弹簧支承水平隔板,在水平隔板的左右两侧端面设置与送风管本体的竖直侧板相接触的密封条,这样的结构避免了上通道中的气体泄漏到下通道中,利用气体对水平隔板的压力与气体的流量和流速的大小呈正相关的特性,水平隔板随上通道中气体的流量和流速的改变而发生上下方向的位移,上通道中气体的流量和流速较小时,水平隔板向上运动,上通道中气体与通道内壁的相对接触面积减小,即能避免气体通过较大面积的管道内壁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避免气体热量发生改变,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通过在送风管本体的顶板和两竖直侧板的外壁面贴覆安装温差发电片,使温差发电片通过充放电控制器与蓄电池连接,这样在送热风时,可利用温差发电片将散失于管外的热能转换为电能并存储到蓄电池中,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是图2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华城新能源管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华城新能源管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612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湿度调节装置
- 下一篇:风道、导风组件及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