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卤代烃反应优化设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61847.1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7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孔雷;周浩;李明;王辉晓;韩翠萍;刘万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安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卤代烃 反应 优化 设备 系统 | ||
1.一种卤代烃反应优化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HF储料罐、HCl储料罐、静态混合器、第一反应器、第二反应器、第一脱气塔、第二脱气塔、再脱塔、分离塔和粗品罐,所述HF储料罐和HCl储料罐分别通过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联通静态混合器,所述静态混合器通过总出料管连接第一反应器的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反应器的出料口通过第三出料管连接第一脱气塔的进料口;所述第一脱气塔的上部出料口联通制酸系统,第一脱气塔的下部出料口通过第四出料管连接第二脱气塔;所述第二脱气塔的上部出料口连接粗品罐,第二脱气塔的下部出料口通过第五出料管连接再脱塔;所述再脱塔的上部出料口联通不凝气收集罐,再脱塔的下部出料口通过第六出料管联通分离塔,分离塔的下部出料口通过第一导流管连接第一反应器的第二进料口;所述分离塔的上部出料口通过第七出料管连接第二反应器的上部进料口;所述第二反应器的下部出料口通过第二导流管连接第一脱气塔的进料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卤代烃反应优化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的纵向设置段内设置智能温控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卤代烃反应优化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的纵向设置段的上部开设插孔,在插孔上通过螺纹安装孔塞;在孔塞插入第一导流管内的一侧分别安装左绕线轮和右绕线轮;所述智能温控器包括钟形外罩体和下底板,钟罩形外罩体的上端通过拉绳连接固定在孔塞上;所述外罩体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开设左导线槽和右导线槽,所述左、右导线槽的上下两端敞口,在左导线槽内穿装左导线,所述左导线向上穿出左导线槽后连接左绕线轮,左导线向下穿出左导线槽后连接下底板的左侧;在右导向槽内穿装右导线,所述右导线向上穿出左导线槽后连接右绕线轮,右导线向下穿出左导线槽后连接下底板的右侧;
在钟罩形外罩体内设置若干组红外线加热器,所述若干组红外线加热器并联连接在加热电路中,所述加热电路的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穿过孔塞上的电源穿孔后连接加热电源,所述加热电源设置在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外;位于最下端的红外线加热器通过连接绳连接下底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卤代烃反应优化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加热器包括筒形外壳体,所述筒形外壳为绝缘材质制成;在筒形外壳体的中部设置红外线发热管,所述红外线加热管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左侧环形固定端子和右侧环形固定端子;
在左侧环形固定端子的左侧连接左侧顶紧弹簧,所述左侧顶紧弹簧的左侧连接左侧活动触片,左侧活动触片的左侧连接左顶杆;在筒形外壳体的左端开设左侧防水穿孔,左顶杆的左侧从左侧防水穿孔中穿出后连接左侧内滚轮;在筒形外壳体的左侧内壁上安装左侧固定触片;所述左侧固定触片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电线接入加热电路的正极电路中;
在右侧环形固定端子的右侧连接右侧顶紧弹簧,所述右侧顶紧弹簧的右侧连接右侧活动触片,右侧活动触片的右侧连接右顶杆;在筒形外壳体的右端开设右侧防水穿孔,右顶杆的右侧从右侧防水穿孔中穿出后连接右侧内滚轮;在筒形外壳体的右侧内壁上安装右侧固定触片;所述右侧固定触片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电线接入加热电路的负极电路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卤代烃反应优化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钟罩形外罩体的外筒壁上设置若干个外滚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卤代烃反应优化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下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左侧下滚轮和右侧下滚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卤代烃反应优化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下底板上开设若干个整流通孔,所述整流通孔与下底板的上平面呈30-75度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安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安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6184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