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水线式自动连续精密浇铸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64849.6 | 申请日: | 201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3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任桂余;陈建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化市精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5/00 | 分类号: | B22D5/00;B22D39/00;B22D46/00 |
代理公司: | 32270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许益民 |
地址: | 22575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输平台 成型砂 盛料桶 电动伸缩杆 出料管 铸型 输出端电连接 流量控制阀 安装板 输入端 照相头 浇口 砂箱 成型 本实用新型 双向电连接 浇铸系统 流水线式 自动连续 浇注液 进料管 上表面 伸缩端 下表面 共轴 模嵌 精密 盛装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水线式自动连续精密浇铸系统,包括盛装浇注液的盛料桶、铸型、运输平台和PLC控制器,铸型放置在运输平台上,铸型包括成型砂箱、成型砂模和浇口,成型砂模嵌于成型砂箱内并与成型砂箱共轴分布,浇口设在成型砂模的上方;盛料桶位于运输平台的上方,盛料桶的上表面设有进料管,盛料桶的靠近运输平台的侧面下部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阀与PLC控制器双向电连接,出料管的正上方设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设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下表面设有照相头,照相头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水线式自动连续精密浇铸系统。
背景技术
铸造是将通过熔炼的金属液体浇注入铸型内,经冷却凝固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零件的制作过程。铸造是常用的制造方法,制造成本低,工艺灵活性大,可以获得复杂形状和大型的铸件,在机械制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机床占60~80%,汽车占25%,拖拉机占50~60%。由于现今对铸造质量、铸造精度、铸造成本和铸造自动化等要求的提高,铸造技术向着精密化、大型化、高质量、自动化和清洁化的方向发展,例如我国这几年在精密铸造技术、连续铸造技术、特种铸造技术、铸造自动化和铸造成型模拟技术等方面发展迅速。
在实际生产中,浇注过程中浇注料注入量的准确性对铸件质量、工作台的清洁度以及生产安全性都有很大的影响,如何精确控制浇注料的注入量以及如何实现自动连续精密浇铸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流水线式自动连续精密浇铸系统,包括盛装浇注液的盛料桶、铸型、运输平台和PLC控制器,所述铸型放置在所述运输平台上,所述铸型包括成型砂箱、成型砂模和浇口,所述成型砂模嵌于所述成型砂箱内并与所述成型砂箱共轴分布,所述浇口设在所述成型砂模的上方;所述盛料桶位于所述运输平台的上方,所述盛料桶的上表面设有进料管,所述盛料桶的靠近所述运输平台的侧面下部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阀与PLC控制器双向电连接,所述出料管的正上方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表面设有获取图像信息的获取组件,所述获取组件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
较佳地,所述获取组件为照相机、摄像头中的一种。
较佳地,所述运输平台连接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
较佳地,所述盛料桶放置在传送平台上,所述传送平台位于所述运输平台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平台可往复运动。
较佳地,所述盛料桶的内表面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PLC控制器通过设置在盛料桶上的各设备获取到盛料桶的液位、出料量等信息以及铸型的浇口位置等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控制运输平台和传送平台的运动,从而确保了浇铸的精确进行,铸造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获得的铸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都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流水线式自动连续精密浇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化市精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兴化市精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648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