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滑、按摩、透气背包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65741.9 | 申请日: | 201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8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戴惠恋;贾薇;魏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三六一度(福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F3/04 | 分类号: | A45F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凸点 背包体 背包 人体背部 背带 本实用新型 肩部 按摩 作用力传递 滑动摩擦 肩部位置 接触部位 径向挤压 人体接触 身体摆动 透气背包 左右摆动 减压 透气的 散热 防滑 滑落 下沿 散发 衣服 转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滑、按摩、透气背包,包括背包体和背带,所述背包设置有弹性凸点,所述弹性凸点设于背包体的背部和/或背带的肩部与人体接触的接触部位。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背包体背部下沿和背带的肩部位置上设置弹性凸点,使人体在行走或跑动过程中由身体摆动所产生的,背包左右摆动的力转化为对弹性凸点的径向挤压作用力,解决背包与身体衣服的滑动摩擦问题,也不易滑落;另一方面,背包对弹性凸点的作用力传递至人体背部、肩部,弹性凸点呈外大内小的结构,也同时起到了按摩、减压的作用;再次,背包的弹性凸点拉开了背包体背部与人体背部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人体背部热量的散发,起到改善散热、透气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滑、按摩、透气背包。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运动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而双肩背包,也成为人们生活、运动中必不可少的用品之一。经实验测试和调查,背用双肩背包时,与人体接触的主要部位为背包体背部的下沿,以及背包背带的肩部,而人体在走路或跑步时,身体会随着步伐左右摆动,此时,背包也会随着身体的摆动而左右滑动,从而与相应接触部位位置的衣服产生摩擦。长时间的摩擦将导致衣服及背包的表面产生起球等现象,影响穿着的美观性及使用寿命。另外,由于人体肩部骨骼一般为向外斜的结构,在背用背包时,背部的背带往往容易随着肩膀的倾斜而向外溜下,导致使用的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滑、按摩、透气功能的背包,以解决背包体与衣服之间的摩擦问题,以及使用中背带易滑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滑、按摩、透气背包,包括背包体和背带,所述背包设置有弹性凸点,所述弹性凸点设于背包体的背部和/或背带的肩部与人体接触的接触部位。
优选的,所述弹性凸点为若干具有柔软回弹性能的射出颗粒,每个所述射出颗粒直接粘贴于背包体或背带材料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弹性凸点为若干具有柔软回弹性能的射出片,所述射出片包含射出颗粒和底座,所述射出颗粒通过所述底座与背包体或背带相连接。
优选的,每个所述底座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射出颗粒。
优选的,所述底座直接连接于背包体或背带材料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背包体或背带材料的表面设有冲孔,所述底座连接设置于背包体或背带材料的内表面,所述射出颗粒穿过所述冲孔并露出于背包体或背带材料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弹性凸点呈外大内小的结构,与人体接触端的面积大于与背包体背部或背带肩部端接触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弹性凸点的与人体接触端呈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弹性凸点与所述背包体或肩带的表面之间距离为10mm~30mm。
优选的,所述射出片还包括射出片弹簧,所述射出片弹簧置于所述射出颗粒的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背包体背部下沿和背带的肩部位置上设置弹性凸点,使人体在行走或跑动过程中由身体摆动所产生的,背包左右摆动的力转化为对弹性凸点的径向挤压作用力,而弹性凸点利用其自身的弹性,经由发生被动压缩与回弹,改变背包摆动的受力方向,解决背包与身体衣服的滑动摩擦问题,也不易滑落;另一方面,背包对弹性凸点的作用力传递至人体背部、肩部,弹性凸点呈外大内小的结构,也同时起到了按摩、减压的作用,射出片弹簧的设置,进一步有效增强了弹性和舒适感,避免异物感造成的疲劳;再次,背包的弹性凸点拉开了背包体背部与人体背部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人体背部热量的散发,起到改善散热、透气的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三六一度(福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未经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三六一度(福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657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