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具有底部自滤功能的泡茶壶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66943.5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28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奎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水 壶体 漏斗 过滤网片 环形凹槽 底托 本实用新型 弹性部件 固定卡圈 环形凸台 连接件 泡茶壶 把手 茶水分离 壶体顶部 壶体内部 紧固螺钉 内部延伸 上下平面 有效控制 饮茶 密封件 壶盖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具有底部自滤功能的泡茶壶,包括壶体、设置于壶体顶部的壶盖、设置于壶体内部的虑茶组件以及设置于壶体一侧的把手,滤茶组件还包括过滤网片、茶水漏斗、底托、弹性部件、密封件以及连接件,壶体的下部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向壶体的内部延伸,在壶体的内部形成环形凸台,环形凹槽上设置有固定卡圈,把手通过紧固螺钉与固定卡圈固定连接,过滤网片、茶水漏斗分别设置于环形凸台的上下平面上,过滤网片与茶水漏斗通过连接件相连接,底托设置于茶水漏斗的下方,底托与茶水漏斗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制造,且能彻底实现茶水分离,有效控制茶水浓度,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饮茶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茶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方便、底部自动过滤、轻松实现茶水分离的泡茶壶。
背景技术
饮茶是人类美好的物质享受与精神品赏,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饮茶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层次、角落。饮茶离不开茶具,茶具通常包括茶壶、茶杯、茶碗、茶盘、茶托等,茶具的设计是饮茶之道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一套精致的茶具也是一种艺术。
在我国茶具市场上销售的泡茶壶品类各式各样,但大多数都是在壶体的一侧凸出设有壶嘴或者在壶体上部开口处设有三角形出水口,这种结构的弊端在于:使用泡茶壶倒水时容易溜水,使茶水流到茶具的外部,不易清洁而且很不雅观,使用不方便,在制造工艺上也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具有底部自滤功能的泡茶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泡茶壶容易溜水,使用不方便,制造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具有底部自滤功能的泡茶壶,包括壶体、设置于壶体顶部的壶盖、设置于壶体内部的虑茶组件以及设置于壶体一侧的把手,所述滤茶组件还包括过滤网片、茶水漏斗、底托、弹性部件、密封件以及连接件,所述壶体的下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向壶体的内部延伸,在壶体的内部形成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凹槽上设置有固定卡圈,所述把手通过紧固螺钉与固定卡圈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片、茶水漏斗分别设置于环形凸台的上下平面上,所述过滤网片与茶水漏斗通过连接件相连接,所述底托设置于茶水漏斗的下方,所述底托与茶水漏斗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卡圈为可拆分式的两个半圆环形件组合而成,所述两个半圆环形件通过销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卡圈设有与把手相连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内部设置有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设置有与卡槽配合连接的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片与环形凸台的上平面紧密贴合,茶水漏斗与环形凸台的下平面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连接螺杆。
进一步的,所述茶水漏斗的边沿与环形凸台接触位置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为密封胶圈。
进一步的,所述底托的内壁为向下凹陷的锥形结构,所述底托内设置有中心杆,所述茶水漏斗的出水处设置有锥形胶塞,所述中心杆与锥形胶塞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托的底部设置有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中心设置有圆孔,所述导流装置为向下凹陷的多个扇形面组成,且多个扇形面之间留有缝隙。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奎,未经王文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669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