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婴幼儿用新型鼻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67655.1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6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丁子俊;孙琦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子俊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43005 安化县梅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夏赞希 |
地址: | 030001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塞头 输氧管 硅胶层 婴幼儿 本实用新型 聚乳酸薄膜 外侧设置 鼻塞 中空柱形管 鼻塞本体 供氧装置 双层设计 鼻氧管 透气孔 鼻腔 供氧 管壁 空柱 贴合 形管 氧气 溢出 抵抗 情绪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婴幼儿用新型鼻氧管,包括第一输氧管、第二输氧管、第一鼻塞头和第二鼻塞头,第一输氧管和第二输氧管的一端部均连接供氧装置,第一输氧管的另一端部连接第一鼻塞头,第二输氧管的另一端部连接第二鼻塞头;所述第一鼻塞头和第二鼻塞头均包括一中空柱形管,在中空柱形管的外侧设置有硅胶层,在硅胶层的外侧设置有聚乳酸薄膜层。本实用新型中鼻塞采用硅胶层和聚乳酸薄膜层的双层设计,可更好的与鼻腔内侧贴合,降低了婴幼儿患者的不适感,而且在鼻塞本体的管壁上和硅胶层上布置有透气孔,使供氧时氧气也可从鼻塞的两侧缓慢溢出,增加舒适感觉,降低了婴幼儿患者的抵抗苦恼情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鼻氧管,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婴幼儿用新型鼻氧管。
背景技术
鼻氧管与输氧系统连接供人体吸氧使用。现有鼻氧管结构形式多样,包括双鼻式、头环式、耳环式、单鼻式等等,基本结构是由喇叭口、鼻塞、头环、三通、调节扣、鼻导管、连接导管、两通组成。使用时将鼻氧管的喇叭口端接吸氧装置,将头环或耳环挂在头上或耳朵上,将鼻塞塞进鼻孔即可吸氧。然而对于一些幼小的患者,现有常规鼻氧管插入鼻中容易引起不适,这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现有鼻塞的出气孔设置不合理,容易造成患者的不适;另一方面是现有鼻塞的材质与患者鼻腔内侧接触,也容易造成不适。从而增加了患者的苦恼抵触情绪。另外,由于婴幼儿患者不具有正常的表达能力,不能对供氧情况进行表述,因此存在供氧出现故障时,医护人员不能及时察觉的情况,安全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婴幼儿用新型鼻氧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婴幼儿用新型鼻氧管,包括第一输氧管、第二输氧管、第一鼻塞头和第二鼻塞头,第一输氧管和第二输氧管的一端部均连接供氧装置,第一输氧管的另一端部连接第一鼻塞头,第二输氧管的另一端部连接第二鼻塞头;
第一输氧管和第二输氧管并排布置,在第一输氧管和第二输氧管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套管,在防护套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透明罩体和第二透明罩体,在第一透明罩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气囊,第一气囊与第一输氧管相连通,在第二透明罩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气囊,第二气囊与第二输氧管相连通;
所述第一鼻塞头和第二鼻塞头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一中空柱形管,在中空柱形管的外侧设置有硅胶层,在硅胶层的外侧设置有聚乳酸薄膜层;
所述硅胶层的厚度为0.5-1毫米,聚乳酸薄膜层的厚度为0.1-0.2毫米。
优选的,所述中空柱形管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透气孔,硅胶层上设置有与第一透气孔相连通的第二透气孔,第一透气孔的孔径为1-5微米,第二透气孔的孔径为0.1-0.2微米。
优选的,在第一输氧管和第二输氧管上均设置有扩容壶,在扩容壶的内部设置有由纳米银材料制成的杀菌薄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鼻塞采用硅胶层和聚乳酸薄膜层的双层设计,可更好的与鼻腔内侧贴合,降低了婴幼儿患者的不适感,而且在鼻塞本体的管壁上和硅胶层上布置有透气孔,使供氧时氧气也可从鼻塞的两侧缓慢溢出,增加舒适感觉,降低了婴幼儿患者的抵抗苦恼情绪。
另外,本实用新型将两个鼻孔的鼻塞分别通过两个单独的输氧管与供氧装置连接,降低了断氧几率,而且本实用新型还通过气囊对各个供氧管的供氧情况进行实时显示,方便医护人员随时了解供氧状态,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还在第一输氧管和第二输氧管上均设置有扩容壶,在扩容壶的内部设置有由纳米银材料制成的杀菌薄膜,通过杀菌薄膜和聚乳酸薄膜层的配合布置,可起到较好的杀菌效果,确保婴幼儿患者能够吸入纯净、安全的氧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子俊,未经丁子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676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