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动软管及制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68184.6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5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强;杨林海;江学勇;梁庚法;金志攀;张弟;熊和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04 | 分类号: | B60T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螺栓 垫片 通孔 连接头 容置空腔 制动软管 本实用新型 连接组件 管体 螺栓 连通管体 末端端面 占用空间 制动系统 轴线垂直 连通孔 中空的 固设 内壁 腔内 贴设 置空 连通 穿过 运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动软管,包括管体及设于管体一端上的连接头,还包括设于连接头上的连接组件,连接头的中部设有一容置空腔,容置空腔的内壁上设有连通管体中空的连通孔,连接组件包括空心螺栓、及套设于空心螺栓上的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第一垫片靠近空心螺栓的螺栓,第二垫片固设于空心螺栓上,空心螺栓上设有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轴线垂直于空心螺栓的轴线,第二通孔连通在第一通孔和空心螺栓的末端端面之间,空心螺栓从容置空腔内穿过连接头,第一通孔设于容置空腔内,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贴设于连接头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中的制动软管,占用空间小,不易在运输或安装时丢失零件,且节省了安装时间,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动软管及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安全与每个人的生命息息相关,汽车上最基本的主动安全装备就要数制动系统了。制动系统一般包括制动卡钳、以及驱使制动卡钳产生夹合力的油压系统,制动时,油压系统往制动卡钳内注入液压油,使制动卡钳产生夹合力,以紧紧拥抱车辆,从而达到制动效果。
具体来说,油压系统一般利用制动软管来向制动卡钳供压力油,因此在生产当中,通常需要涉及到制动卡钳与制动软管的装配。
然而,现有技术当中,目前的装配方式为,制动软管一端设置螺帽式连接头,而制动卡钳上需突出一带外螺纹的连接管,连接头螺接在连接管上,缺点为突出式设计,占用空间大,易发生磕碰,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动软管及制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当中制动软管和制动卡钳装配后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一种制动软管,包括管体及设于所述管体一端上的连接头,还包括设于所述连接头上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头的中部设有一容置空腔,所述连接头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容置空腔连通的敞开口,所述容置空腔的内壁上设有连通所述管体中空的连通孔,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空心螺栓、及套设于所述空心螺栓上的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所述第一垫片靠近所述空心螺栓的螺栓,所述第二垫片固设于所述空心螺栓上,所述空心螺栓上设有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空心螺栓的轴线,所述第二通孔连通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空心螺栓的末端端面之间,所述空心螺栓从所述容置空腔内穿过所述连接头,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所述容置空腔内,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贴设于所述连接头的两侧,以遮盖所述敞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垫片与所述空心螺栓采用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的轴向与所述空心螺栓的轴向重合,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经过所述空心螺栓的轴线。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为圆形套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敞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容置空腔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上设有一缓冲部,所述缓冲部由所述管体的内壁向外肿胀形成,所述缓冲部靠近所述连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均为铜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在与所述述空心螺栓接触的部位上均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的外径大于所述敞开口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制动系统,包括制动卡钳,还包括上述的制动软管,所述制动卡钳上设有带内螺纹的进油孔,所述制动软管的空心螺栓的末端螺接在所述进油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681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动管夹及使用该制动管夹的汽车
- 下一篇:一种保证电动汽车制动安全的装置